在陕西省北部,有这样一座城市,它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县(市),也是西部地区县域综合实力最强的县(市),它就是神木市。2024年,神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2.6亿元,增长6.6%,稳居全国百强县第八位。近年来,神木市坚持将质量工作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走出了一条以质取胜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北元化工10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厂区
高位统筹:质量工作的“定盘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神木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高度重视质量强市工作。他们将质量工作纳入发展规划、列为中心工作,出台了《神木市质量强市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委员会,制定了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任务、责任、措施”清单,确保质量强市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为了引导资源要素向高质量项目集聚、政策措施向高品质企业倾斜,神木市积极构建“1(民生)+5(产业)+X”政策支持体系。2024年,神木市兑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各类奖补资金1.3亿元,累计减税降费8.58亿元,引导资源要素向高质量项目集聚、政策措施向高品质企业倾斜。
化工产品展示
创新驱动:质量活力的“源泉”
科技创新是质量强市建设的强大引擎。神木市依托秦创原两链融合试验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神木(西安)科技创新中心,引进科技型企业48家、高层次人才20名。同时,神木市还拥有陕煤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创新研究院、三江煤化省级煤基干馏油气创新中心等多个科创平台,建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在人才培养方面,神木市依托神木职业学院打造“神木工匠”品牌,三年累计培训高技能人才1.5万余人,面向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组团式招才引智300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规上企业研发投入达到10亿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4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2家,目前神木市拥有有效专利5285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92件。
神木红碱淖
神木市还全面贯彻标准化战略,鼓励引导企业参与各级标准制修订工作。《煤基活性炭和兰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1项国家标准、《兰炭生产业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技术规范》等4项行业标准获批发布。北元聚氯乙烯、天元煤焦油轻质化项目被认定为循环经济国家级标准化试点。世界首例煤电载能汽轮高位布置技术、国内首套煤焦油分质分级利用沸腾床加氢工艺上线推行,高性能树脂行业首套无汞催化规模化示范应运而生,水质检测中心获CMA认证,近三年获批各类认证证书807张,年均检定校准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计量器具3万台件。
兰炭项目签约
品牌培育:质量标杆的“树立”
质量是品牌建设的根基和生命线。神木市深入开展三次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在农业方面,神木小米、神木黑豆、神木红枣3个品牌、5家企业获得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完成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创建“国香神木”农产品品牌。
在工业方面,北元化工A股主板上市,新三板、新四板挂牌公司达到85家,神木兰炭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文旅方面,神木市连续三年参与陕西省品牌和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神奇神木,神秘神往”文旅推介活动,建成4A级景区5个、3A级景区7个。三年来,神木市累计注册商标4264件,获得陕西好商标3件,“神木好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影响力逐步提升。
煤炭集运站·朱盖塔集装站
质量共治:质量效益的“提升”
神木市稳步提升产品质量,深入开展工业产品整治提升行动,加快开展传统装备智能化改造和设备更新,促进产品品质升级,2024年工业品抽查合格率99.55%。在工程质量方面,神木市开展工程质量提升推广行动,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强化工程建设全链条质量监管,产业服务中心、艺术中心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创建省级文明工地13个,3个项目获得省级优质工程“长安杯”。在服务质量方面,神木市打造“兰炭联”“煤亮子”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功能,累计销售金额分别达33亿元、200亿元,推出“神速办”“大厅之外无审批”“红蓝章”“标准地”等营商环境服务品牌,上榜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建成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区。
神木光伏产业
此外,神木市还加强质量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增强质量意识,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普及质量知识,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的良好氛围。
神木市将持续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厚植发展新优势,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迈向新质生产力,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贡献更多力量。(刘咏 李建德)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