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为翼 集群发力!西安制造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2025-09-30 10:59:40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近日,西安市委宣传部组织媒体采访团,深入西安经开区、阎良区两大产业高地...

  近日,西安市委宣传部组织媒体采访团,深入西安经开区、阎良区两大产业高地,走进陕西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陕建机”)、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陕汽”)、西安三角防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角防务”)、陕西中科天地航空模块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天地”)四家龙头企业。从撑起国家工程的工程机械,到驰骋全球的智能重卡,从赋能高端装备的航空锻件,到打破国外垄断的高端电源,采访团近距离感受西安制造的创新活力,见证这座城市以产业为基、以科创为魂,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的强劲奔跑姿态。

  陕建机:闭环模式筑优势 高端装备闯全球

  作为陕煤集团骨干企业,陕建机自2004年上市后,以“制造+租赁+再制造”闭环模式打造差异化竞争力,实现“制造”实力与“租赁”优势双向赋能。

  租赁端以塔式起重机为核心,设备数量、吨米数均居国内首位、全球前列,是重大工程的“信赖之选”;制造端聚焦三大核心产品,尽显“西安智造”实力: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是深耕30余年的“骨魂产品”,主编相关国家标准,已迭代至国四车型,核心参数优异且能一次成型减耗提效,应用于港珠澳大桥等国家级工程;2023年跨界研发的新能源锂离子矿用无轨胶轮车,创企业新品研发最快纪录,含4种车型,最高续航200公里,搭载防爆锂电,技术源自航天民用转化,适配绿色矿山需求。

  目前,陕建机沿“一带一路”在中亚、中东等多地设办事处,近一年制造板块出口额占比60%,依托西安经开区与中欧班列,打通内陆出海通道,让“西安造”装备立足全球市场。

  陕汽:智绿转型开新局 海内外市场双丰收

  扎根西安经开区的陕汽,近年以创新驱动重卡“智”“绿”转型,依托“天行健”车联网平台破局,其海外品牌经理回翔、车联网产品部副部长王召立,分别从海外布局与技术创新维度,分享实践成果。

  技术创新:以“天行健”为核心,适配多场景

  王召立介绍,陕汽围绕物流全流程打造SaaS化智慧物流体系,开发新能源车辆补能调度算法、封闭园区自动驾驶云控等技术,还提供管车、节油服务,助力客户降本增效。其中,预见性巡航技术借电子地图与GPS规划车速,精准节能,推动重卡从“工具”向“服务载体”转型。

  海外布局:定制服务破局,拓全球影响力

  回翔表示,陕汽定制海外联网终端与管理平台,建成2个海外数据中心,服务54国超6000辆入网车,覆盖监控、运营分析等三类核心服务;2025年系统升级后新增3种语言,还添远程锁车风控功能,后续计划用AI优化服务,提升海外竞争力。

  城市治理:主动赋能,助数字化监管

  陕汽还以“天行健”服务城市治理:渣土车监管平台为交警、城管提供违规管控抓手,也支持车队管理;尾气排放监管平台实时采数、识别违规车辆并推动整改,形成监管闭环,助力环保与城市管理升级。

  目前,陕汽氢燃料重卡销量居全国前列,L3级重卡量产、L4级车型特定场景落地;全球150国实现联网覆盖,16个海外本地化工厂为“陕汽制造”全球布局筑牢支撑。

  三角防务:技术革新破难题 赋能高端装备产业

  2002年成立于西安阎良区的三角防务,锚定航空航天锻件领域,逐步成长为我国大型航空锻件领域“关键力量”。

  其核心突破在于打破技术垄断:2008年启动4万吨模锻压机建设,2012年投产,一举突破国外重型锻压装备垄断,为多款高端航空装备及发动机打造机身承力框等核心锻件;2019年登陆创业板(陕西第50家上市企业)后,启动二期智能制造基地,推动业务从锻件生产向精密零件制造延伸。

  二期基地“黑灯工厂”尽显智能化优势:AGV车自主转运工件,卧式五轴设备仅需人工装卡毛坯,后续环节全自动化;更以镜像铣技术替代传统化学腐蚀法加工飞机蒙皮,解决行业难题——相比传统工艺的周期长、腐蚀不均、污染大,镜像铣精度高、无污染、支持曲面加工,还规避蒙皮变形问题,目前已建成6米级、3米级两条全自动蒙皮产线。据副总经理王海鹏介绍,新型加工方式借可调纤维材质工装实现零件自动化翻转与一次性定位,10小时左右可完成一件核心零部件加工,效率与精度大幅提升。

  当前,三角防务作为航空产业链中游“桥梁”,连接原材料厂家与飞机总装厂,提供高质量锻件及精密加工服务。目前二期智能产线进入调试与产品开发阶段,投产后将依托12500吨级设备保障高端项目;三期项目计划2027年一季度建成全球最大12.5万吨模锻压机,满足下一代航空装备需求,巩固我国重型模锻技术全球领先地位。

  中科天地:深耕电源赛道 从“跟跑”到“领跑”

  2011年扎根西安阎良区的中科天地,技术积淀深厚——其2006年始于深圳,2011年响应西安航空基地招商落地,依托当地航空产业配套与服务,短短四五年产值数倍增长,现已是专注航空航天DC/DC、AC/DC电源转换器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

  “部分产品达国际领先水平!”公司副总经理刘卓自豪地表示,如5毫米高的5瓦系列电源模块,性能超越美国同行;专型系列产品功率,更是全球先进水平的两倍。从中科天地成立初期的技术追随者,到如今细分领域引领者,关键突破是实现航空机载电源国产化替代,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航空航天装备自主可控提供重要支撑。

  目前,中科天地仍持续创新,向电源芯片等核心领域迈进,相关产品已初步推出,计划明年实现电源芯片大规模上市,届时将达成电源产品全链条国产化,进一步降低国外技术依赖。凭借硬实力,企业先后获评陕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时注重员工关怀与团队建设,以和谐企业文化凝聚创新力量。展望未来十年,刘卓透露,企业目标明确:力争产值突破20亿元,成长为全球知名的电源设计、制造与服务一体化企业,提升“西安造”高端电源在全球航空航天领域的话语权。

  从经开区工程机械的标准引领、重卡产业的智绿转型,到阎良区航空锻件的技术突破、高端电源的国产替代,西安制造业正以“分区聚力、集群共进”的态势,将科创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产业竞争力。陕建机的精益求精、陕汽的全球视野、三角防务的产业担当、中科天地的“专精深”突破,不仅勾勒出西安制造的多元发展图景,更共同绘就了“以科技赋能产业、以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动画卷。在“一带一路”倡议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双重加持下,西安制造业必将持续释放发展活力,为城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动西北地区产业升级注入更为强劲的动能。(张楚翌)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高质量发展 西安制造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