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巧手玩出“布”可思议

2021-10-18 09:24:51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在位于钱塘江源头的衢州开化,一位76岁的非遗手工爱好者,把不起眼的废布料玩成了艺术品。...

  在位于钱塘江源头的衢州开化,一位76岁的非遗手工爱好者,把不起眼的废布料玩成了艺术品。这位巧手达人名叫吴月仙,她用色布代替颜料,以缝针为画笔,将毫不起眼的碎布头玩出新花样,拼贴成栩栩如生的戏剧脸谱、花鸟、植物。

  最近5年时间里,吴月仙先后创作出近百幅布贴画作品,这些“布”一般的艺术品摆满了她家的角角落落,就像是一个专属于她的秘密花园。

  精贴细作京剧脸谱“全家福”

  15岁时,吴月仙在越剧团里唱小生,在心中早早播种下“文艺梦”。2001年,她从开化县农业部门退休,有了更多时间开展各类文艺爱好。她如饥似渴地学习绘画、摄影、乐器,直到“邂逅”布贴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吴月仙擅长女红,家里买来的成衣,大多经过她的巧手改造。有一次,她突发奇想,为何不把家里废弃的布料做成戏曲脸谱画,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变废为宝,做成艺术装饰品,还能开发大脑,锻炼动手能力。

  说干就干,吴月仙左脚踩踏板、右手把摇轮,将布料一点一点裁成片,再用双面胶将碎布仔细拼贴到底板上。花旦的头饰部分最复杂,丝缠线绕满缀琳琅,吴月仙找来彩带、珠子、亮片等加以精心装饰。当她把做好的脸谱相册分享给朋友时,大家都很惊讶,没想到这些都是用废布料做成的。

  这便是吴月仙与非遗布贴画的初次相遇。也正是这个契机,让她意识到,布贴画工艺可以与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进阶为文化事业。于是她从制作国粹京剧脸谱“全家福”开始,孜孜不倦地探索一块布料之外的别有洞天。

  碎布头变作花鸟鱼虫艺术画

  从制作戏剧脸谱开始,吴月仙的布贴画选材逐渐涉及民俗、动物和各种吉祥图案。“这要求制作者掌握绘画、缝纫、剪纸等多种技巧,并且能够从生活出发,就地取材,创造出具有画面感的布贴画。”在她看来,制作布贴画不仅仅裁剪拼贴,更重要的是赋予作品鲜活的生命。

  一只羽冠蓝绿的孔雀立在枝头,长长的蓝色尾羽垂落,色彩鲜艳美丽。手指着作品《孔雀》,吴月仙娓娓讲述制作过程,孔雀尾羽的制作难度很大,让它“活”起来的关键在于布料的选择和工艺。按照布贴画常规的平板贴法,孔雀尾巴不会立体。在尝试很多种布料后,她选择了比较光滑的雨伞布,用缝纫机做成褶皱后,这个尾羽就很逼真了。吴月仙对每一幅作品都力求完美,许多看似浑然天成的点睛之笔,背后都经过她无数次的试验和打磨。

  作品《春艳》中,身着长裙的少数民族少女身段婀娜,眉眼间灵动有神。吴月仙说,少女的服饰色彩丰富,整幅布贴画采用近20种布料,逐块分类制作,花费将近10天的时间才完成。

  人像布贴画做成后,吴月仙来了兴趣,接连创作了多幅日本仕女图。随着深入钻研,她的手艺愈发娴熟,人物肖像中极其细小的五官,她能很快用机器剪裁好,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不老”心态激发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布贴画的创作非常考验人,静心、专心、恒心“三颗心”,缺一不可。吴月仙说,为了创作出更好的布贴画,她经常在家里翻来覆去观察琢磨,书房里也堆满了各色布料和半成品。

  在周边朋友圈,吴月仙“布贴画达人”的外号声名远播,常有文艺爱好者慕名而来。吴月仙也乐于与他们分享心得,她说,只要保持热爱生活的心态,人生路上就能收获成长;没有好的心态,就什么也做不了。

  吴月仙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退休后,尽管她视力和记忆力逐渐老化,但她依然勇于挑战,从零基础开始学习电脑。70岁这年,她购置了一台数码摄像机,为了让影像得以留存,她刻苦学习电脑后期制作和剪辑,仅用两个月时间,就掌握了视频剪辑软件的基本功能。

  谈及未来,吴月仙说,布贴画看得见、摸得着、上手快,希望通过她的身体力行,让更多人了解布贴画,有更多年轻人来传承这项技艺。如果有人想学,她愿意倾囊相授。

  据《浙江老年报》

编辑: 穆小蕊

相关热词: 手工 爱好者 废布料 艺术品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