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之桥”,正在让西安企业更深地链接全球产业链。
在刚刚落幕的2025年世界城地组织理事会会议暨工发组织“城市之桥”十周年特别活动上,这座国际合作的桥梁已显现成效:从智能钻探设备到新型节能材料,从跨境电商到海外工程服务,一批西安企业借此通道走向世界,展示了“西安制造”从技术到模式的全方位创新力。
实力“亮剑” 链接全球商机
在城市治理和产业创新展上,18家西安本土企业集中展示了中国在新能源、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以陕鼓集团、隆基绿能为代表的企业,通过领先的技术与广泛的国际市场影响力,成为吸引外宾寻求合作的重要亮点。
在中外企业交流会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陕西太合智能钻探有限公司,凭借其千米定向钻机核心技术,向外宾展现了西安“智”造的吸引力。据了解,其预计今年将向乌兹别克斯坦发运约10台车载钻机。
与此同时,“城市之桥”十周年特别活动上体现的趋势——技术创新推动国际合作模式升级,在一家节能科技企业——陕西德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身上得到了进一步印证,其开发的“三维立体增强技术”,通过特殊缝合工艺将填充材料转化为硬质复合板,解决了传统材料强度低的难题。陕西德耐节能董事长表示,未来在国际合作方面,企业选择的不是简单卖产品,而是输出生产线、标准图集和专利技术的完整体系。
模式焕新 共拓全球新市场
跨境电商正成为连接全球市场的新桥梁。在2025年世界城地组织理事会会议暨工发组织“城市之桥”十周年特别活动的核心配套活动——中外企业交流会上,以阿安尼(西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主的一批企业积极拓展荷兰、新加坡、印尼等海外市场,业务模式聚焦C端零售,覆盖英美、欧洲及中东地区。数字贸易的便利性让更多中小企业能够参与到全球竞争中。
而更深度的合作,在会场内的思想碰撞中显现雏形。阿安尼公司项目负责人李芳妮在与海尔、比亚迪等企业交流中发现,中国企业的出海模式已悄然生变:从传统产品出口,转向“海外建厂+本地化运营”的新模式。在“城市之桥”十周年特别活动期间,让更多志同道合的国际伙伴找到了充分利用在地优势、实现双向补给的合作新思路。
“织密”合作 奔赴下一程山海
成熟的出口企业,则通过“城市之桥”进一步编织与加密其全球服务网络。一家早在10多年前已在美国建立海外仓的企业——陕西宇恒特种光源技术有限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当地的工程室内装修,涵盖公共建筑材料供应及专业安装服务,凭借其深耕美国市场十余年的经验,向外宾展示了中国企业在海外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持久力与适应性。
这些企业不仅满足于现有市场的深耕,还在持续拓展新的地域空间。“我们此次参加交流会,旨在与同行企业建立对接,希望将我们的产品与服务拓展至更多元的地区市场。”陕西宇恒特种光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萍表示。交流会结束后,他们将立即启程前往澳大利亚,寻求新的合作机会。这生动体现了“城市之桥”不仅是洽谈桌,更是西安企业走向更广阔天地的出发台与加油站。
跨越山海,联通世界。从技术出海到模式创新,再到全球网络构建,西安企业正以多元化的国际合作模式,在全球范围内构建起越来越紧密的产业合作网络。
不再仅仅是产品的流动,更是技术、标准、服务和商业模式的全面“链接”——这正是西安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迈向新征程的生动写照。
记者 刘骁华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