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陕西省商务厅、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支持指导,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西安中医脑病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俄罗斯中医药学会联合举办的“岐黄丝路”第十一期中医药诊疗技术国际培训班近日在西安开班。30余名来自俄罗斯的医疗从业者及中医爱好者来到西安中医脑病医院,深入学习中医适宜技术,近距离体验中医药文化。
来自俄罗斯奔萨市“感恩”医疗保健中心的哈奇图扬·维克多利亚已是第三次来到医院参加国际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她说:“之所以多次前来,是因为这里的理论课程体系深邃完整,临床带教经验珍贵实用。当我回到俄罗斯,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践,看到俄罗斯患者康复后幸福的眼神、收到他们真挚的感谢时,我感到自豪,也深切感受到了中医的疗效。”在维克多利亚看来,国际培训班的意义不止于学习,它更像是一座中俄医学双向奔赴的合作之桥。她期待结交新的友谊与合作,让中医药铺就民心相通的长远之路。
学员们深入参观了医院中医诊疗区域,随后分组走进孤独症科、脑病科、针灸科等临床科室进行学习、实践。“对于孤独症患儿的针刺治疗,主要采取头针加体针的治疗方法,头针的作用是醒神、调神,启闭开窍,主要针对核心症状的改善。体针需要通过辨证,改善患儿共患胃肠道失调、睡眠障碍、冲动易怒等症状。”在脑病十一科(孤独症谱系障碍科),主任赵宁侠借助实际病例,向学员们详细讲解了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中医病机、诊疗思路与中医适宜技术的操作方法。
来自俄罗斯伊尔库茨克的阿尔特姆听得尤为认真,虽然他从事的是主要针对成人的正骨推拿,但在这里学到的诊疗思路让他深受启发。而此次,他还将妻子和两个儿子也带来学习。虽然妻子和孩子在不同的领域工作、学习,但他们受阿尔特姆的影响,都对中医药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儿子乔治说:“父亲告诉我中国是中医药学发展的源头,所以我想来到这里看一看,亲自接触、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或许未来我可以将中医药与我所学的信息技术专业相结合,让中医药创造更大的价值、得到更广的传播。”
据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国际部主任王辉介绍,此次培训班为期两周,立足传统中医诊疗及特色技术,围绕小儿脑性瘫痪、脑积水、孤独症谱系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及肌萎缩侧索硬化等病症的中医药诊治,以及针刺、刮痧、拔罐、推拿等中医特色诊疗技术,邀请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进行授课,同时结合临床科室见习培训,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切实加深学员对中医药的认知,拓展临证思维,提高临床疗效。
据悉,自“岐黄丝路”国际培训班创办以来,通过系统性培训,已累计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培养了500余名“洋中医”。一批批“洋中医”学成回国,成为了中医药的运用者、推广者。
(记者 张黎娜)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