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孝媳奉亲传佳话 细微之处见真情

2025-10-14 21:52:09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雪玲就是我亲女子!”10月10日,在洛南县三要镇永坪村村民张芳的家中,当谈及儿媳刘雪玲时,张芳的眼眶泛红、几度哽咽。刘雪玲这位普通农村妇女用超越血缘的孝心,演绎了“久病床前有孝媳”的动人故事,成为村里人人称赞的“好媳妇”楷模。...

  “雪玲就是我亲女子!”10月10日,在洛南县三要镇永坪村村民张芳的家中,当谈及儿媳刘雪玲时,张芳的眼眶泛红、几度哽咽。刘雪玲这位普通农村妇女用超越血缘的孝心,演绎了“久病床前有孝媳”的动人故事,成为村里人人称赞的“好媳妇”楷模。

  故事要从2023年10月说起。彼时,张芳因腿关节严重病变需做置换手术,术后却因身体虚弱出现排便困难,连续多日无法自主排便,剧烈的憋胀感让老人痛苦不堪。主治医生建议,家人可通过腹部按摩辅助排便,必要时需手工帮助,这让陪护的家人犯了难——张芳的儿子、女儿均在外务工,一时无法赶回,照料重任全落在儿媳刘雪玲身上。

  “当时医生说完,我心里咯噔一下,可看着婆婆难受的样子,哪顾得上想别的。”面对这份常人避之不及的“脏活累活”,刘雪玲没有丝毫犹豫。她先按照医嘱,每天定时为婆婆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次坚持半小时以上,可连续几天效果甚微。看着婆婆额头渗汗、辗转难眠,刘雪玲心一横,俯下身用指腹一点点为婆婆抠出干结的粪便。这一幕,让同病房的患者和医护人员深受震撼。“从业十几年,能这样照顾婆婆的儿媳,我还是头一回见!”护士长王女士动情地说。

  术后照料的日子里,刘雪玲的细致周到更是让人动容。担心医院食堂的饭菜不够软烂、不利于婆婆消化,她每天清晨5时就骑车赶回村里,变着花样做小米粥、蔬菜泥、软面条,熬煮得入口即化后,再装保温桶送到医院。白天,她穿梭在药房、缴费处、开水房之间,取药、记录医嘱、更换被褥,把病房打理得井井有条;夜晚,医院床位紧张,她就趴在病床边眯一会儿,或是在过道铺块硬纸板打地铺,婆婆夜里起夜、喝水,她总能第一时间醒来。“那些天她瘦了好几斤,眼里全是红血丝,却从不说累。”张芳说起这些,声音里满是心疼。

  即便在平常日子,刘雪玲的孝心也渗透在生活点滴中。每次陪婆婆上街买菜,她总把沉甸甸的菜篮往自己肩上扛,不让老人沾一点重活;家里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务,她从不让婆婆插手;记挂着老人的口味,知道婆婆爱吃软糕,她每周都会特意绕路去集市购买。“雪玲心细,我咳嗽两声,她就赶紧给我煮梨水;天刚转凉,就把厚衣服给我找出来了。”张芳笑着说,有这样的儿媳,比亲闺女还贴心。

  如今,刘雪玲的故事在永坪村传开后,成了村民口中的“活榜样”。村党支部书记表示,刘雪玲用朴实的行动诠释了“孝”的真谛,村里将把她的事迹作为“三孝”文化宣传的典型,带动更多人传承孝老爱亲的良好家风。

  “照顾老人本来就是该做的事,换作谁都会这么干。”面对大家的称赞,刘雪玲腼腆地说。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这位普通的农村儿媳,用金子般的善良和磐石般的耐心,让孝道的光芒在平凡生活中愈发温暖动人。(通讯员 张帆 杨鑫)

编辑: 吴佳蕊

相关热词: 洛南县 孝媳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