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将正式拉开帷幕。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同名获奖作品、由陕西演艺集团·陕西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简称“陕西人艺”)历时5年打造的话剧《生命册》于10月10日、11日在重庆人民大厦会堂精彩上演,这部跨越五十载岁月、书写命运沉浮的舞台力作,为这场全国性文化盛会带来“陕派话剧”的时代风采。
作为本届艺术节上唯一代表陕西省参评第十八届“文华剧目奖”的作品,话剧《生命册》以深刻的人性挖掘和磅礴的史诗质感,再现了中原大地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迁,让观众在沉浸剧情、发掘生命真谛的同时,也把关注度投射到陕西人艺的剧场实践及剧院发展方面,多角度了解“文学剧院”的独特魅力。
“戏是磨出来的,角色是长出来的”。这句话在《生命册》剧组得到了极致体现。即便已全国巡演几十场,但演员们对人物的打磨仍未停歇。大家对台词、肢体、调度的每一次重新推敲,都是为了让一个个舞台生命更丰满、更真实。这既是对舞台的敬畏,也是献给每一位观众最真诚的礼物。
国庆中秋期间,话剧《生命册》主创团队和全体演职人员没有休息,而是于中秋节当天赶到重庆开启了“昼夜连轴”的备战模式,用极致专注书写着舞台艺术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一名‘90后’,能够参加这样大型的国家级展演,感到非常荣幸。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锻炼和实践机会,对自己提升表演水平有很大帮助。”剧中“丢”的扮演者、青年演员蔺凯表示:“感谢剧院创排《生命册》给我们这些年轻演员提供了锻炼的舞台,更感谢院领导的信任,让我挑大梁演男一号,这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年一届的中国艺术节是我国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广的国家级艺术盛会。我们期待通过这一高端平台,与全国同行交流,让更多观众感受生命的浓稠、读懂生命的意义,感悟‘陕派话剧’的艺术力量与人文温度。”话剧《生命册》出品人、导演,陕西人艺院长李宣表示,陕西人艺将继续坚守“文学立院”根本,依托现实主义创作传统,深耕文学改编舞台化路径,更好地向全国观众展示独树一帜的“陕派话剧”的深厚底蕴、美学风格。
(记者 夏明勤)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