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记者从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周至保护区”)日前获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这是自2018年之后,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再度对中国敞开大门,也是秦岭北麓首个入选该网络的保护区,意味着周至保护区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实践获得了国际层面的最高认可,其打造的“秦岭样本”登上全球舞台。
周至保护区地处陕西省秦岭山脉南北两坡交界处,区域面积约69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6%。作为生态宝库,这里孕育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秦岭大熊猫、川金丝猴、秦岭羚牛等珍稀物种均在此栖息繁衍。
据了解,2023年,周至保护区成功加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为后续登上国际平台奠定基础;2024年,周至保护区正式启动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申报工作。
近年来,周至保护区组建了由生态学专家、科研骨干及社区代表组成的专项团队,全面梳理区域内生物多样性本底情况、独特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在社区共建与绿色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实效,最终整合形成案例鲜活、规划科学的完整申报材料。这份材料通过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初审,随后被提交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入国际评审流程。
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周至保护区将持续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测,进一步优化社区参与和利益共享机制,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让绿水青山持续赋能区域发展、造福当地民众,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贡献更具示范意义的“秦岭智慧”与“中国方案”。
(记者 郝颖)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