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一朵“小伞”兴万家

2023-10-07 15:28:27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小香菇不仅撑起村民的致富伞,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去年,全村因香菇增收30余万元。”蔡河村党总支书记闫军彦介绍说,将潜心打造“百万袋”香菇专业村,有序发展“万袋”种植示范户,加快建成香菇产业园,进一步放大香菇产业效益。...

  各界新闻网讯(记者 蒋维博)白露前后,正是秋菇采摘的时节,一排排菇架上的朵朵菌花奋力绽放,长势喜人,菇棚里热火朝天,采摘、分选、装筐、搬运,摘菇工作有序进行着。“你看这菇出得多好,个儿大,浑圆儿,营养价值要比市场上的高好几倍呢。”耀州区庙湾镇蔡河村脱贫户方先清笑着说。

  方先清夫妇起初在村香菇基地务工,一段时间后,萌生了包棚种植香菇的想法,可又面临“口袋没钱”的窘境,“两借一送一还”(借棚、借棒,送服务,返还香菇)模式的出现,不仅打消了他的顾虑,而且群众在香菇种植过程中不花钱、零风险、有收益,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目前,蔡河村已有23户群众通过该方式承包187座大棚,种植香菇菌棒85万棒,户均增收10万元左右。

  “小香菇不仅撑起村民的致富伞,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去年,全村因香菇增收30余万元。”蔡河村党总支书记闫军彦介绍说,将潜心打造“百万袋”香菇专业村,有序发展“万袋”种植示范户,加快建成香菇产业园,进一步放大香菇产业效益。

  在相邻的玉门村,常号军去年承包了两个棚,净挣了两万余元,今年他承包了29个棚。“区上大力支持群众自主包棚,作为党员干部,我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观望的乡亲们,这事儿我能干。”在尝到香菇种植的甜头后,常号军甩开膀子带头干。

  柳林村崔战锋2014年回乡创业,是镇上最早一批种植香菇的,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扶持下,成立了兴柳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还被评为了致富带头人。“棚里群众遇到啥问题,我都乐意去看看,帮忙解决问题,这是我的责任。”崔战锋说。

  近年来,耀州区抢抓机遇,累计建成1个核心加工区、12个香菇基地、1200座香菇大棚,年产香菇1000万斤、菌棒1000万棒,推行“党支部引领+龙头企业带动+集体经济合作社运营+群众参与”运行模式,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以干群连心带动产业连片。

  同时,先后引进6位研究生开展食用菌研发、生产、加工等科研工作,培育致富能手15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余家,组织本乡本土“土专家”开展技能培训、交流种植经验,支持乡间“能人”甩开膀子发展产业。

  2021年以来,耀州区抢抓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的发展机遇,将继承和弘扬照金精神作为推动示范区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以推动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突破点,凝心聚力打造全国产业融合先行区、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和乡村振兴示范区。2022年,示范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38元。示范区成功创建省级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园、入选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

  如今,示范区香菇产业累计带动耀州区全区2000余户群众增收,实现产业资产年收益380余万元,发展壮大9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村级集体经济年收益增加190万元以上;解决群众就业500余人,人均年增收1.2万元,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编辑: 穆小蕊

相关热词: 香菇 致富 产业效益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