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干部达会广:深耕田野 “点亮”阿里致富路

2025-03-06 08:00:07  来源:西安新闻网  


[摘要]西安市长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达会广扎根高海拔阿里地区,示范推广大棚草莓、菠菜、甘蓝等果蔬种植,用“延期三次”的抉择兑现“成果不带走,技术扎下根”的承诺...

  记者 陈静

  从2019年5月至今,长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达会广扎根高海拔阿里地区,凭借科技力量示范推广大棚草莓、菠菜、甘蓝等果蔬种植,用“延期三次”的抉择兑现“成果不带走,技术扎下根”的承诺。他说:“党员的责任就是扎根土地,解决问题。”

  2019年5月,陕西省第六批短期援藏干部达会广踏上平均海拔4500米的西藏阿里。初入阿里,他发现在雪域高原上蔬菜水果是“奢侈品”,一直从事草莓种植技术推广工作的他决定尝试进行大棚草莓种植。面对高寒缺氧的挑战,8月底他试种高原大棚草莓,在原定11月返程之际迎来开花关键期。为守护实验成果,他毅然申请延期。之后,他因放不下这里又两次自愿按下“续费键”,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田间生产力,持续坚守,至今已五年多。

  在阿里地区,草莓种植曾面临诸多难题:土壤偏碱、大棚设计不规范、农资稀缺,且紫外线强烈。一直从事草莓种植技术推广工作的达会广迎难而上,从检测土壤入手,钻研施肥标准,针对高海拔蜜蜂难成活的情况探寻替代授粉法。鉴于强碱性土壤特质,他摸索出以平衡配方水溶肥为主、偏氮肥的施肥策略,经反复试验,成功筛选出越秀、宁丰、妙香七号等畸形果率低的草莓品种。达会广表示,示范成果显著,引得群众纷纷效仿种植。“如今,当地大棚租赁价格从每平方米 7 元涨至 8.4 元,草莓产业发展呈良好态势。”与此同时,达会广凭借在长安区深耕农业攒下的经验与巧思,开启果蔬种植探索之路,解决了当地果蔬匮乏的问题,让农牧民餐桌缤纷多彩。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达会广深谙这个道理。他举办田间授课、技术观摩等培训会 17 次,培训基层农技干部及农牧民 800 余人。在他的悉心指导下,50 余名技术骨干茁壮成长,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新生力量。他还笔耕不辍,撰写 4 篇科技论文,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知识,为更多人提供参考。

  不仅如此,达会广还心系驻地边防部队,为战士们的种植基地开展 14 期讲座,分享种植知识。在他的帮助下,驻阿部队优质果蔬自产水平和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战士们能吃上更新鲜、多样的蔬菜,体能训练也更有劲头。无论白天多忙多累,只要有战士和牧民咨询农业技术服务,他总会第一时间解答大家的问题。

  在他的努力下,当地设施栽培品类日益丰富,草莓种植更是填补了当地空白,从无到有、落地生根,如今平均亩产稳定在 2000 斤左右。按当地市场行情估算,每亩草莓种植带来的收入高达 8 万元,不仅为种植户带来了丰厚回报,更带动了区域经济增长,使得当地人均年增收逾 3 万元。甘蓝从单茬不足1万斤,到超过1.2万斤,产量提升 20%。他也因此先后被阿里地区农业农村局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荣获阿里地区“五一劳动奖章”、陕西省优秀援藏干部等多项荣誉称号。

  “看着一颗颗草莓从幼苗长成饱满的果实,种植户脸上洋溢的笑容,咱 5 年多时间也不算白来。”3 月 4 日,返回内地不久的达会广告诉记者,他早已将阿里视作第二故乡。到今年 7 月援藏工作正式收官,他还将全力搭建西安与阿里之间的坚实桥梁,将阿里特色蔬菜引入西安,让更多人品尝到高原馈赠的同时,也为阿里种植户拓宽增收渠道,为两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援藏干部 达会广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