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从秦岭药库到家门口的致富路

2025-02-19 15:40:06  来源:丹凤宣传  


[摘要] “我们通过中药小分子化技术,将传统中药的剂量从200毫升减少到10毫升,并去掉了苦味,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用药体验。”...

  “我们通过中药小分子化技术,将传统中药的剂量从200毫升减少到10毫升,并去掉了苦味,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用药体验。”陕西新雨丹药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后简称“新雨丹”)总经理王传真告诉记者。她说,农户看到我们的技术,跟着我们种植中药,有信心,更放心。

  商洛市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有“秦岭天然药库”之称。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显示,陕西现有各类中药材3291味,植物药2730味,占全国药材种类的30%以上,重点品种283种,占比七成以上。其中,商洛丹参、天麻、绞股蓝等18个品种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商洛的中药材资源可见一斑。

  商洛市丹凤县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将中药材产业作为绿色支柱产业重点发展。王传真说,丹凤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更具备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和苏陕协作平台,这些优势为中医药产业的落地生根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雨丹于2018年在丹凤县注册成立,是苏陕协作示范企业。王传真介绍说,企业主要从事中药材种植、购销、加工,从源头种植到初加工,再到中成药深加工,业务覆盖全产业链。此外,企业还进行技术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应急医疗物资储备服务等生产经营活动。2024年,该公司实现工业产值16000万元,销售收入9300万元。

  “过去,农民采摘山茱萸一天只能收入100元左右,且工作危险。现在,通过技术升级和设备支持,他们一天可以完成300多元的工作量,收入大幅提升。”王传真介绍说。效率的提升拉动了当地农户收入的提高。在丹凤,中药材企业的发展与种植农户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关系。去年,新雨丹解决了300余人的稳定就业,带动2200余人从事中药材中介、购销服务,上万农户从事中药材种植产业实现稳定增收。

  据了解,该公司采取“政府+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与全县12个镇办、20余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86个营销大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王传真表示,苏陕协作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包括与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农户从种植、采收、收藏到存储都有专人指导,企业除了为农户提供稳定的销售渠道外,还通过技术指导提升了种植水平,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

  此外,企业还将中成药的药沫、药渣、药屑提取生产兽药,之后将药渣制成天麻菌棒,实现了产业链全程零污染。王传真说,企业坚信,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医药产业将在乡村振兴中扮演重要角色。

  未来,随着丹凤县中药材种植(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将有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和增收。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丹凤 秦岭 药库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