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原登荣海云
汉滨区忠诚村贫困户汪金箭2年前还是村里的贫困户,如今却成了两个蔬菜销售店的老板;汉滨区朱家湾村60岁贫困户程时尧凭借养猪产业2年就脱了贫……在汉滨区,像汪金箭和程时尧这样脱贫走上致富路的贫困户还有很多。在当地,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致富已成为时下脱贫主要方式之一。
近年来,安康市汉滨区政协通过调研指导、建言献策、牵线搭桥、委员参与等多种方式,倾情助力发展产业脱贫项目,为全区脱贫攻坚贡献政协力量。
蔬菜大棚托起致富梦
如今,汪金箭在村里新盖了房,买了小轿车,还在城里买了房,生活越过越滋润。
提起现在的生活,汪金箭坦言:“多年前,我家还在受穷时从未想象过富裕后的日子,多亏村上成立了农民合作社,通过大棚种植时令蔬菜,让农民在种植、采收、销售等环节都能参与进来,增加了大家收入。”
汪金箭提到的农民合作社,其负责人就是忠诚村村支书刘瑞红。“合作社成立后我从各方争取资金,将流转的土地进行整理,统一标准化建成大棚,再通过租赁的方式租给村民,进行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村民可根据自己意愿选择种植蔬菜品种,由合作社免费提供种苗和肥料,并且统一管理和销售。”
合作社发展离不开汉滨区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刘瑞红说:“一些委员得知合作社缺少项目和资金,就把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写进提案,并在相关单位办理下很快落实,促进了合作社壮大,带动了更多贫困户。”
2012年,忠诚村在册贫困户为102户,为整体脱贫,刘瑞红将这些贫困户全部纳入合作社,免除租棚费用,并给部分贫困户安排了销售、包装、配送等工作,让贫困户家的劳力都能发挥作用。
8月29日,在忠诚村蔬菜园区内,刚刚收获完毕的圣女果已经开始拔蔓,人们准备为下一茬蔬菜种植整地。育苗室内,甘蓝、小青菜等蔬菜幼苗已经露头。刘瑞红介绍,这些蔬菜一个多月后将出现在安康市民的餐桌上。
据了解,2017年忠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元,贫困户由2014年的130户391人减少到目前的35户113人。
养猪让贫困群众脱了贫
程时尧多年前因病致贫,2015年家里人均收入2820元,地里种植的玉米、洋芋等农作物只够自给自足,多年来生活一直很拮据。
“2016年,在安康阳晨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帮助下,我们家饲养了15头三元商品猪,在猪生病时或扯条期,他们都会主动上门服务,帮助我渡过难关。”程时尧激动地说,等到猪出栏时,阳晨公司又以市场价回收,当年家里人均纯收入就达到3300元以上,全家顺利摘了贫困帽。
2017年,程时尧通过代养模式,只需要先给阳晨公司交300元/头的保证金,就可代养商品猪。这次,他代养了30头,全年实现产值60000余元。
近年来,阳晨公司积极推行“支部+企业+贫困户”扶贫模式,采取土地流转、企业用工、生猪代养等10项措施,带动流水、晏坝、坝河等镇1050户贫困户增收致富,户均增收3390元。阳晨公司总经理杨大平表示:“目前,汉滨区共发展3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35户。今年1月,我们为1050户贫困户兑现产业分红资金174.98万元,最多的领到4820元。”
在阳晨公司发展中,同样有汉滨区政协人的身影。杨大平说:“汉滨区政协不定期带领农牧专家来到公司和代养贫困户家,帮助我们解决养殖中的技术难题,保障生猪能健康生长,减少了公司损失,保护了贫困户利益。”
据了解,阳晨公司将继续采取园区生产用工、蔬菜瓜果种植、生猪养殖等十项措施,作为农户脱贫致富增收的主要途径,确保2018年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
编辑: 罗亚秀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