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连忠照
2014年,因病情恶化,我暂住西安三桥的海虹假肢中心休养。时任省聋协主席贾双登告诉我:有位“三桥老温”的爱心志愿者就住在附近,他也是一名聋人,有事可以找他帮忙,同时,他还给我发来了联系电话。
就这样,我跟温西顺联系上了,他很快赶到假肢中心来看望我,他的个头很高,头发灰白,为人热情,见了谁都像久别重逢一样亲热,所到之处,犹如一阵春风吹过,让人感觉温暖亲切。
温西顺因小儿麻痹症下肢残疾,耳朵也因药物中毒听力下降,他在三桥街道火车站社区担任残疾人专职委员,同时也是华商网公益互助版的爱心志愿者,一直在热心地为残疾人四处奔走,我们最早就是在华商网的公益互助版上认识,只是从来没有见过面,也没有彼此的联系方式。
当时我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整个左大腿内部都溃烂了,伤口纵横交错,骨头坏死,疼起来就像刀劈斧砍一般。因为患病三十多年难以治愈,我的体重只剩下五十四斤。假肢中心的张总和李军伟先生,曾先后带我去几家医院检查,都因为我身体太虚弱,医生担心我下不了手术台不敢接纳。
温西顺得知后,首先就想起了自己的老同学、西安九院骨科的赵主任,很快带着我去九院,让赵主任做了详细的检查。赵主任也是一个热心人,冒着风险答应为我做这个截肢手术。
手术期间,温西顺和我家人,还有作协的王秘书长、海虹的张总,一直守在手术室外,直到我被推出手术室,他才放心下来。后来的几天,他几乎每天都要带人到医院探望我。
这次手术非常成功,我终于摆脱了折磨我三十多年的病痛。出院后,温西顺又带着人将我送回旬邑家里。当年秋天,我在三桥安装假肢,进行康复训练,温西顺每隔几天都要过来看我,每当他去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时,也要带上我。他还带我去西安城墙、兵马俑,汉阳陵等景点和秦岭峪口游玩,我的长篇小说《钗头凤》的开头所写的秦岭风景,就是从这里来的。
安装假肢期间,相邻的病室有个患有肌肉萎缩症的女孩寇莎莎,家在洛南山区,父母都是农民,家境很困难。温西顺听说她来西安很长时间了,除了假肢公司周边再没有去过别的地方,就热心地开车带着她去西安城内转了一圈,并放慢车速,一边开车,一边仔细给她讲解沿途的景观。此后,每当他有空闲,就到假肢中心看望寇莎莎,逗她说笑,哄她开心,鼓励她好好锻炼,所以寇莎莎亲切地叫他温伯伯。
寇莎莎从假肢中心出院后,温西顺跟轮椅汽车协会的朋友和华商网公益互助的志愿者们,一起把寇莎莎送回洛南家里,还帮寇莎莎在屋檐下安装了一副训练用的双杠。后来温西顺又先后四次去洛南看望寇莎莎,每年的春节还去她家慰问、送年货,还有爱心人士帮她买了个电动轮椅。几年后,热心的志愿者帮寇莎莎母亲在西安一个小区找了个保洁工作,寇莎莎也坐着轮椅在街边卖自己做的手工品。
假肢中心还有一位年轻患者李行,因为在建筑工地受伤,高位截瘫,工地老板只给他付了部分治疗费就甩手不管了。当时,医生都认为李行的病无法治疗了,然而,李行的母亲却不愿放弃,她不甘心让儿子年纪轻轻就躺在床上,躺一辈子,那以后要是自己不在了,儿子该怎么生活呀?所以,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她也要去试试。
她带着李行跑遍了西安的大小医院,同时又要找法院打官司。他们这官司一打就是四年多,在这漫长的日子里,幸亏好心人介绍他们到海虹假肢公司做康复训练,假肢公司的张海红经理也是个善良的女人,她不但热心地让他们长期住在这里做康复训练,还给他们减免了很多康复治疗费用。李行的母亲这时不过五十多岁,经过四年的煎熬,已经满头白发了……
李行的母亲说到这些,泪水涟涟的。温西顺听着,时而惋惜,时而义愤填膺。从此他就记挂上了这母子俩。每逢法院开庭,去医院复查,他就专门开车送他们去。后来李行的官司终于打赢了,拿到了赔偿款,可这些钱连还债都不够,加上治病无望,李行就坚决要回家,温西顺又带着志愿者们将他们送回富平家里。
一年后,李行的母亲就被查出恶性乳腺肿瘤,住进了西安交大附属医院肿瘤科。这时,温西顺刚刚组建起自己的公益组织“初木公益尊老爱幼助残服务队”。他和几位副理事长商议后,协同华商网公益互助等多家志愿者组织及慈善协会,一起帮李行母亲筹集治疗费,在西安交大医院成功做了手术。
二〇一五年六月,温西顺从华商网公益互助志愿者“西蓝人家”的帖子里,看到卖水姑娘侯小妮的求助信息。正好是他的朋友,同是残疾人的胡军军认识侯小妮。温西顺就联系了海虹假肢中心的大夫,由胡军军引路,跟我一起去位于蓝田玉山的侯小妮家里。这里的风景秀丽,每到节假日,从西安进山游玩的车辆就络绎不绝,但当看见侯小妮的家,温西顺尽管早有心理准备,还是大吃一惊。
她家只有两间低矮的房子,位于公路边上,下面就是河谷。屋内地面比公路还低。矮小的屋门让温西顺这样的大个头要低头弯腰才能进去,五个人在里边都转不过身来。
经过假肢中心的两位大夫检查,发现侯小妮双脚浮肿黄亮,到处都是溃烂的疮口,深达及骨,不断流着脓水,因为没钱买药包扎,就在双脚裹上塑料薄膜,套着没有后跟的鞋子拄着双拐挪动身体。平日,侯小妮就靠在自家门外摆摊卖水为生。
两位大夫都认为,侯小妮的病情如此严重,用保守的办法根本无法医治,如果不尽快截肢,病症可能会扩大到腿上。听到这些,侯小妮的父亲苦笑了下,露出为难的表情。
温西顺知道他们一家担心出不起医疗费,就向他们保证,医院有他帮忙联系,手术费他发动大家一起筹集。为了说服侯小妮和她的家人,温西顺还特地让我现身说法,给侯小妮和家人看了我的假肢。最终说服侯小妮和父母同意进城做手术。
为了给侯小妮筹集手术费,温西顺四处奔走,联系了华商网公益组织,还有陕西电视台的《周姐帮忙》栏目及《西安日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阳光报》等多家媒体。并在网上发起倡议。最终,侯小妮得到了全社会的帮助,很多爱心人士都赶到医院看望侯小妮,为她捐款。其中还有十五位残疾人,他们由同为残疾人的张广胜带领,十元五元的,一点点凑起一千多元,一起送到西安九院的病房里。
西安灞桥的一个残疾人,受温西顺影响,冒雨开着残疾人专用摩托,专程到医院向侯小妮捐了100元……此情此景,让人特别感动。
十天后,西安九院的骨科赵主任亲自主刀,侯小妮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的侯小妮经过康复锻炼,最终安装了双腿假肢,彻底摆脱了病痛。
像这样的事例实在太多了,这些年来,温西顺帮助过的人几乎数都数不清。他还参加了《三秦都市报》爱心助学活动,每年开学季,都要到陕南的镇安山区学校向贫困家庭的孩子捐赠筹集来的学费。
2023年,温西顺还率领“初木公益尊老爱幼助残服务队”,协助《三秦都市报》公益记者团队,在商洛山区学校组建了多个“520本好书传阅点”,捐赠了一千多本图书。还给孩子们带来了篮球、足球、乒乓球拍、大小跳绳、毽子等文体用品。他们还帮助了周至特殊教育学校等多家特教学校。所以,每次温西顺去学校,孩子们老远看见他,就一起欢呼“温伯伯”。
温西顺的爱心行动感动了很多人,在陕西、甚至在其他省市的公益爱心群体中,几乎无人不知西安有个温西顺。所以,很多外地残疾人到西安,如果无人接站,首先想到的就是温西顺,他总能及时赶到车站,然后送到目的地。
至今,温西顺先后获得“陕西十大公益大使”“陕西助残先进个人”“陕西慈善协会金星志愿者”“西安好人”等荣誉称号,并被选为省慈善协会理事,各种获奖证书装了整整一个柜子!
编辑: 意杨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