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昌:执笔抒写人间真情

2018-09-17 08:41:29  来源:各界导报  


[摘要]为了陪伴母亲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他低价转让了经营得正红火的餐馆,守在母亲身边,用200幅素描作品来记录母亲生前的点滴;为了帮助先天腿部残疾的张善领开面馆,他手绘“做面秘籍”,并从西安到青岛,自掏路费、不收学费,把毕生的做面手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徒弟……...

李福昌会时常翻看为母亲留下的素描作品

  □ 郝静 文/图

  为了陪伴母亲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他低价转让了经营得正红火的餐馆,守在母亲身边,用200幅素描作品来记录母亲生前的点滴;为了帮助先天腿部残疾的张善领开面馆,他手绘“做面秘籍”,并从西安到青岛,自掏路费、不收学费,把毕生的做面手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徒弟……

  他就是家住西安市龙首北路的李福昌老人。年过六旬的李福昌,一生热爱绘画,善于记录,在行孝之余,他不忘母亲的谆谆教导,常怀感恩之心、仁爱之心,用最朴实无华的行动,抒写人间真情。

  200幅素描诠释“孝”字真谛

  再过一个多月,就是母亲去世两周年纪念日了,最近61岁的李福昌联系了几家出版社,希望能把最后陪伴母亲的那些素描画作印刷成册,以此告慰逝去的母亲。

  早些年,李福昌在西安开了一家岐山臊子面馆,生意红红火火,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

  2016年4月,平时还能拄着拐杖出门的老母亲,突然连路都走不成了,还每天喊着要回岐山老家。这令李福昌感到忧心,他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他也知道人老了总是希望叶落归根的。“啥都可以等,尽孝不能等,要不会后悔一辈子的。”妻子王芝琴的一句话点醒了李福昌,“是啊,父亲当年过世时都未能赶到身旁尽孝,而今不能再在母亲身上留有遗憾了。”夫妇俩一商量,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把经营得正红火的饭馆低价转让,之后陪母亲四处看病求医。在求医无果后,李福昌夫妇决定带母亲回岐山农村养病,守在母亲身边精心照顾。

  李福昌每天为母亲洗脸、洗脚、按摩,陪母亲聊天。天气好了,他还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母亲出门散心,每天变着花样为母亲做饭。李福昌自幼就喜欢画画,在照顾母亲的空闲时间,他又拿起画笔,以母亲为“模特”作画。后来,他无意间发现,每一次画完母亲,母亲都会睡得很踏实,精气神也特别好。“只要母亲高兴,我就每天为她画!”李福昌下定决心。

  走进老母亲曾经住过的房间,翻开老李的速写本,老母亲慈祥的面孔跃然纸上。母亲侧卧在床,专注地看着《百家碎戏》。“享受戏里的生活,也是一种幸福。”老李在速写本上这样写道。在老李的速写本里还有母亲坐在床边泡脚、坐在轮椅上扫地、戴着老花镜做针线活的情景……一幅幅素描画记录着母亲生前的点点滴滴,每一张都触动人心。

  妻子王芝琴对待婆婆很孝顺,这让李福昌非常感动。妻子为母亲洗脚的画上,李福昌写着“关爱老人,从一点一滴做起,身体舒服洗洗脚”;妻子为母亲擦洗身体,画中写着“帮老娘擦身按摩,一身轻松,缓解了疼痛”。李福昌说,母亲很爱干净,在她生活不能自理之后,几乎全是由儿媳帮她洗衣擦身。

  2016年10月30日,母亲安祥地离开了人世。李福昌和爱人陪着母亲走完了最后一段时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李福昌已为母亲画下了200幅素描画。李福昌和妻子每次翻看这些画作,都会回想起很多曾经的过往,每一张画都有一个故事,一个特定的场景,心酸的也罢、幸福的也好,在李福昌看来,这些都已成为无比珍贵的财富。

  1200公里奔波传递人间真情

  李福昌的“仁爱面馆”在西安小有名气,被网友评为“北郊最具文艺情怀的小店”。除了面好吃劲道之外,店里还挂满了李福昌本人的素描画作。通过广播节目与“大名鼎鼎”的李福昌结下师徒情缘,张善领感觉三生有幸。

  38岁张善领老家在菏泽农村,先天左腿残疾,妻子李庆萍是聋哑人。2017年6月,张善领和妻子萌生了开一家面馆的想法。于是,小两口远赴西安学艺。人生地不熟,想要找到一个愿意手把手教自己做面的师傅谈何容易。就在小两口准备放弃的时候,一档名为“有事儿大家帮”的广播节目让他们结识了李福昌。

  要学正宗的岐山臊子面,擀面、做臊子都是技术活。为了能在最短时间内让张善领学到本事,李福昌教张善领做面,王芝琴教张善领的妻子李庆萍调臊子,虽然是手把手教,但对于零基础的张善领来说,并不容易。

  因为家里还有孩子要照顾,张善领只跟着师傅学了三天就回青岛了。

  青岛到西安,1200公里的路程,也许在此之前师徒俩谁也不曾想到,两个素昧平生的家庭会如亲人般同坐一桌,闲话家常。李福昌觉得,这就是缘分。

  离开西安之前,李福昌给张善领手绘了一本“做面秘籍”,里面详细记录了做面的流程。可学艺时间太短,即便张善领一遍一遍地照着秘籍尝试,味道总不尽人意,导致面馆迟迟不能开业。得知徒弟遇到困难,身在西安的李福昌和王芝琴心急如焚,为了帮助张善领小两口,李福昌和老伴自掏腰包,坐了20多个小时的火车赶到青岛。购买食材、擀面、调臊子……在青岛的五天,老两口每天都是从睁眼一直忙到天黑,除了在店里忙活,哪儿也没转。

  王芝琴说,由于是临时决定跟着李福昌去青岛,火车票紧张,没买到卧铺,20多个小时的车程,老两口都是倒着班在提前购买的那张卧铺上休息,一路的辛劳可想而知。

  60多本日记写下艰难岁月

  在李福昌看来,自己能够对母亲不留遗憾,不遗余力地做自己想做的事,离不开妻子王芝琴的支持。

  “2017年4月16号(星期日)今天是爱人57岁的生日,33年前我与她相识,一个女人在最好的年华嫁给我为妻,从此,膏泽脂香成了柴米油盐,她辛苦为我养大两个孩子,20多年开饭馆起早贪黑,吃尽了苦,在我生病妈妈的床前鞍前马后,为她擦身换衣……今天又让芝琴生气了,我犯浑了吸取了教训,跟妻子较什么真,她说话再不入耳,也是我真心爱的妻子。”

  妻子王芝琴告诉记者,老李最初写日记是为了督促儿子学习,没曾想,这一写竟成了习惯,转眼30多年了,他每天都会坚持写。截至目前,日记已经写了大的小的薄的厚的60多本了,加起来有200多万字。在李福昌的日记里,类似的生活片段还有很多很多。

  李福昌说,写日记,对自己身心都非常有利。坏心情写在纸上,心情马上就好了;好心情写在纸上,心情会变得更好。

  1987年7月11日,李福昌写下第一篇日记。他在日记里写道:“只有时时体谅他人,宽容他人,才是每一位公民应该有的态度。”而这么多年来,他也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

  李福昌的日记不仅记录着生活的点滴,也记录着社会的变迁,然而他的日记里更多的记录着他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对妻子满满的爱。

  这30多年来写的60多本日记,李福昌当做宝贝一样的收藏着。他说,每一篇日记都能勾起他对往事的记忆,一摞摞沉甸甸的日记本记载着这个家庭的变化经历。如今,李福昌还会时不时把这些日记拿出来整理一下,回味回味曾经和妻子共同走过的艰难岁月。

编辑: 罗亚秀

相关热词: 李福昌 素描 日记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