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一年候鸟迁徙季,榆阳大地上,万千飞鸟展翅翱翔,这里不仅成为候鸟安心停歇的“落脚点”,更化作它们蓄力再飞的“启航地”。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榆阳区通过强化栖息地管护、搭建专业救助体系、开展非法猎捕贩卖野生鸟类专项打击,以及推进三年全面保护行动等一系列举措,将野生鸟类保护从“守家园”推向“全链条严监管”,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河口水库湿地迎来万千飞鸟迁徙
近日,走进榆阳区河口水库湿地,辽阔的水面波光粼粼,清脆的鸟鸣此起彼伏。成群的天鹅、大雁悠然栖息,时而舒展翅膀翩跹起舞,时而俯身低头寻觅食物,共同绘就出一幅和谐美丽的生态画卷。据了解,河口水库湿地是榆阳区重要的鸟类栖息地,这里分布着全区约70%的野生鸟类,种类多达221种。尤其每年春秋迁徙季节,天鹅、大雁、赤麻鸭等多种鸟类都会在此集群停歇、觅食繁衍,独特的生态景观也让这里成为广受欢迎的观鸟与摄影胜地。

工作人员正为一只受伤的隼检查伤口并进行治疗
“为加强河口水库湿地保护,我区林业部门联合相关乡村,持续开展栖息地监测与巡护工作,坚决制止干扰和破坏鸟类生存环境的行为。同时,在水库周边布设了远程监控摄像头,实现重点区域实时监测。我们还通过设置宣传牌、在水库周边集市发放保护宣传资料等方式,广泛普及鸟类保护知识,增强公众爱鸟护鸟的意识。此外,对发现的受伤或受困鸟类,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开展专业救助,积极保护鸟类资源,守护湿地生态安全。”榆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工作人员亢保庆说。

榆阳区野生动物救助站收容救治的野生动物黑鸢
野生鸟类保护,既需守护好野外栖息地,专业救助保障同样不可或缺。在榆阳区野生动物救助站,工作人员张保明正小心翼翼地为一只受伤的隼检查伤口,动作轻柔地为其细心包扎,每一个环节都细致入微,全力帮助这只受伤的“生灵”恢复健康,为它重返自然做好充分准备。
“我们榆阳区野生动物救助站,主要负责接收受伤野生动物救助工作。野生动物治疗包括检查治疗、康复训练,等它们达到野外生存条件后进行野外放飞,未达到野外放飞条件的会留在救助站进行饲养。今年以来,我们救助站共接收金雕、雕鸮等野生动物60多只,达到放飞条件的野生鸟类40多只,未达到放飞标准的10多只。”榆阳区野生动物救助站工作人员张保明说。

榆阳区野生动物救助站收容救治的野生动物秃鹫
从守护鸟类“家园”到救治受伤生命,榆阳区的野生鸟类保护并未止步于基础保障,而是向“源头防控、全程严管”的更深层次持续推进。近年来,榆阳区不断加大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力度,自2025年6月起,区林业局通过宣传培训普及保护理念、全面排查梳理风险隐患、强化执法打击违法行为,始终保持对非法猎捕、贩卖野生鸟类行为的高压态势。同时,还创新建立“双轨联动”监管模式,聚焦花鸟市场、集贸市场等涉鸟风险场所开展重点核查,同步建立问题台账并实行闭环管理,确保发现的涉鸟问题动态清零,让野生动物保护网越织越密、守护越来越牢。
“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按照中央、省、市部署要求,持续深化野生鸟类的保护成效,常态化开展野生鸟类保护工作,扛实28个成员部门和属地乡镇(街道)的工作职责,优化协同机制,强化重点区域的宣传和防控,畅通‘12345’政务热线与鸟类保护机构的联动渠道,健全线索接收、核查、处置、反馈的全流程闭环机制,推动野生鸟类保护工作向更规范、更精细的方向迈进,确保三年专项行动取得实效。”榆阳区林业局局长刘春林说。(记者 许鹏 通讯员 田苗 叶芮卓)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