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奔赴希望的田野 ——汉滨区“组团式”帮扶工作纪实

2025-11-26 14:50:49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跨越1200公里的阻隔,翻过海拔 600 米的山梁,陕西安康汉滨区大河中学的晨读声里藏着可喜的变化。...

  跨越1200公里的阻隔,翻过海拔 600 米的山梁,陕西安康汉滨区大河中学的晨读声里藏着可喜的变化。刚刚过去的夏天,来自江苏常州的“组团式”帮扶专家管友立完成任务回到常州,而他的帮扶接力棒已经稳稳交到下一任手中。

  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干。“前任校长规划的项目,我们让它变成现实。”管友立说,我们没完成的工作,下一批团队会继续进行。

  从山区中学的蝶变焕新到职业学校的技能突破,从医院诊疗能力的稳步跃升到乡村产业的多点开花,一批又一批帮扶专家接续奔赴。在学校、在医院、在希望的田野上,汉滨区“组团式”帮扶正以“上下联动、协同互动”机制,持续释放叠加效应,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让学生手上有真功夫”

  新学期伊始,汉滨区新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实训车间里,党志勇俯身察看学生们组装的继电器控制板,额角的汗珠顺着鬓角滑落。

  这个学期,又到了帮扶轮换的重要时刻,党志勇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再干一期,继续帮扶。

  编写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师资队伍、组建学生社团,来了就得把工作干实。作为省内帮扶教师,这位“外援”迅速变成了“自家人”,让汉滨区新建职中学生在省级大赛获奖,生动诠释了“组团式”帮扶的力量。

  “学校原本没有控制类设备,我就带着李老师他们跑了三趟西安,在兄弟院校的实训车间蹲了整整两周。”党志勇拿起一张电路板图纸说,“回来我们自己画图、采购元件,学生们跟着一起琢磨,现在连复杂的配电盘都能独立制作了。”

  在帮扶团队的助力下,新建职中在全省职业院校大赛中获8个奖项,本专科升学率同比提升2.5%;2025年,大河中学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创历年新高。帮助两所学校建立名师工作室1个、联合教研平台4个,开展“师带徒”47人。帮扶团队通过“传帮带”模式,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8名教师在市级以上比赛中获奖。大河中学获评全市智慧化校园示范校,新建职中获评全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让患者群众能更受益”

  “李大爷,今天感觉怎么样?”10月26日上午例行查房,汉滨区第一医院医师熊磊俯身在病床前与患者交流。熊磊是安康市中心医院帮扶专家带出来的徒弟。“除了临床实践学习,每周还有业务培训课,我们还去市中心医院体验学习。从帮扶老师身上,我学到了很多,职业道路受益匪浅。”熊磊说。

  “住院人次增长2.32%,门诊人次增长1.75%,手术台次增长14.68%,这组数据是2025年一季度汉滨区第一医院交出的成绩单。”安康市中心医院“组团式”帮扶工作队长李小雪翻开台账,难掩欣慰之情。作为第三批医疗帮扶队的领头人,她带领团队接过上一任的接力棒,紧紧围绕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健康管理等方面,精准落实帮扶措施,推动汉滨区第一医院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医疗帮扶,提升诊疗水平是关键,让患者受益是根本。”谈及后续帮扶规划,李小雪目光笃定,“下一步要找准关键点,形成错位发展的区域诊疗格局,最终目的是让汉滨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发挥同城优势,整合各方资源。“组团式”帮扶开展以来,安康市中心医院共派出3批18名队员到汉滨区第一医院,实施新技术、新项目15项,创建10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新增医疗美容科等4个科室。在今年上半年全省二级公立综合医院质量运行分析报告中汉滨区第一医院两项指标位居前列。

  “让农业科技为乡村注入新希望”

  9月12日,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陈亮研究员专家工作站在汉滨区挂牌成立,陈亮团队将持续为汉滨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自2022年起,来自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的数十位专家先后奔赴安康汉滨,分别就生猪、油菜、中药材、蚕桑、茶叶等产业开展帮扶。“把论文写在产业园区、田间地头,让农业科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希望。”从北京远道而来的汉滨区“组团式”帮扶茶叶产业帮扶组组长陈亮说。

  三年来,科技特派团帮扶汉滨引进新品种17个,推广先进技术35项,解决技术难题4项,建立示范基地19个,指导修订并发布陕茶1号建园、种植、加工技术等地方标准3项,指导经营主体申报中省科技项目3项,争取研发资金350余万元。累计开展技术培训24场次,培训从业人员3650余人次,有力提升了农民职业技能和科学生产经营能力。

  汉滨区按照“精准、可持续、可实现、有成效”的要求,定期开展工作调度,及时研判解决疑难问题,切实保障“组团式”帮扶工作顺利开展,汉滨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向成城表示:“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是赋能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抢抓政策机遇,以最大诚意、最优环境、最强保障,倾力支持帮扶团队施展才华、担当作为。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教育提质、医疗惠民、产业振兴三大领域,健全机制、精准施策,持续学习转化先进理念,接续培养本土人才,加速推动帮扶模式由‘输血’向‘造血’转变,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少宾 通讯员 周亭松 冯维杯)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汉滨区 帮扶工作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