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年鼓乐 奏响非遗盛荟 西安鼓乐斗乐胜景醉今朝

2025-11-24 05:44:08  来源:西安新闻网  


[摘要]第十八届西安鼓乐艺术展演以“传承千年鼓乐,奏响非遗盛荟”为主题,让曾响彻宫阙楼阁的长安雅乐,在为期三日的“斗乐盛宴”中再度浸润这片古老的土地。...

展演活动现场

  11月21日至23日,世界非遗西安鼓乐斗乐盛况再度回归长安。何家营鼓乐广场上盛唐清音遗韵袅袅回荡——第十八届西安鼓乐艺术展演以“传承千年鼓乐,奏响非遗盛荟”为主题,让曾响彻宫阙楼阁的长安雅乐,在为期三日的“斗乐盛宴”中再度浸润这片古老的土地。

  11月21日上午,何家营鼓乐社的鼓师高举鼓桴,一击落下——“咚!”《将军令》的第一个音符如惊雷破开时空。历经梨园教坊昔日的淬炼,这雅乐似边塞诗里烽火的余烬,似《霓裳羽衣曲》中遗落的珠玉,令现场听众瞬间感受到千年前的图卷。

  《将军令》的余威尚在空气中震颤,《普天乐》的悠扬旋律便如清泉般流淌开来。乐师们的笛声清越,似鹤唳晴空;箫声幽咽,如月照空山;鼓音浑厚,若大地回响。继而,唐诗吟唱《忆江南》响起:“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婉转的唱腔,与诗的意境、乐的韵律水融,浑然天成。随后,双云锣《尺调引令》的清越之音,宛如缀在锦帛长卷上精妙的金丝银线,将盛世的繁华与精雅勾勒得愈发清晰。

  如果说首日的演出是向历史的深情致敬,那么11月22日的“鼓乐竞艺·匠心对决”专场,则是千年盛唐精神昂扬生命力的当代表达。当天,南集贤西村鼓乐社率先登场,献上《十板头》《斩狐狸》等十二首佳作。应战者南集贤东村鼓乐社以《唢呐皮》《圣寿乐》等六首经典曲目迎头赶上。

  当古老的“斗乐”环节开启,这源于唐代乐坊间切磋技艺的传统,曾是这座城市里最热血贲张的文化景观。此刻,中断多年的历史场景重现。两社乐师相对而坐。西村一段疾如马蹄的鼓段刚落,东村立刻以旋律在空中缠绕、碰撞、竞逐,撞击着在场每一个人的胸膛。

  11月23日“青春鼓韵·薪火相传”的压轴专场,让观众看到了西安鼓乐最为青春而澎湃的希望。大唐芙蓉园东仓鼓乐社带来了《雁落沙滩》《敢动山》等经典法鼓段。他们的演奏,深得古法三昧,神韵饱满。

  百年前,西安鼓乐的悠扬韵律,还只回荡在关中平原的乡间社火与古老庙宇之中。如今,这源自盛唐的古老音律,正以其深邃的历史底蕴与磅礴生命力,完成从“人类非遗”到“世界共享”的文明之旅。这是一条由几代鼓乐人用坚守与创新踏出的传播之路,也是一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雄浑乐章。

  20年前,西安鼓乐六大乐社几乎濒危,依靠赵庚辰、李石根等一批耄耋老人惊人的记忆力,和马西平教授持之以恒的记录、翻译,完成了西安鼓乐的数百万字的抢救式发掘。后来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举成为三秦大地最响亮的音乐文化名片。

  20年来,东仓鼓乐社的艰辛传承历程尤为典型。他们从大唐芙蓉园日常演出起步,编创出极具叙事性与视觉冲击力的《鼓》,大胆地尝试,将舞蹈、全息投影,冰幕技术融入演出,创造出一种既古老又现代、既长安又世界的全新艺术体验。不仅频频登上中央电视台,在《非遗中国》《中秋诗会》、春节联欢晚会西安分会场等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顶级综艺节目中,东仓鼓乐社的乐师们身着复原唐装,手持千年古谱,将盛唐气象呈现给全国亿万观众。

  文/图 记者 职茵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西安鼓乐 展演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