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再迎“百猛日”:150只猛禽过境刷新纪录 更惊喜的是褐冠鹃隼首现陕西  

2025-10-21 00:44:44  来源:西安新闻网  


[摘要]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和西安市野生鸟类保护协会猛禽监测小组记录到西安历史上第二个“百猛日”,此次共记录到12种猛禽,总数达150只,涵盖了此前5次观测中常见的普通鵟、苍鹰等种类...

  10月20日,记者从西安猛禽监测小组了解到,西安继10月15日迎来历史上首个“百猛日”(同日、同地监测到百只以上日行性猛禽过境的日子)后,18日再次迎来第二个“百猛日”,并刷新监测纪录。监测期间,更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褐冠鹃隼,该物种同时被认定为西安市、陕西省新增鸟种。

褐冠鹃隼

  10月18日,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和西安市野生鸟类保护协会猛禽监测小组记录到西安历史上第二个“百猛日”,此次共记录到12种猛禽,总数达150只,涵盖了此前5次观测中常见的普通鵟、苍鹰等种类,较10月15日西安首个“百猛日”148只的纪录进一步提升,再次印证了秦岭陕西段已成为秋季猛禽迁徙的重要通道与停歇地。

  除了接连两次记录到“百猛日”外,在今秋的猛禽监测过程中还有新物种现身。在10月13日的监测中,监测组成员赵晓民发现一只外形独特的猛禽,其头顶2至3枚长黑色冠羽垂直竖起、尖端泛白,上体呈褐色、胸腹部具赤褐色横纹,飞行时两翼近端宽长、尾羽平展。监测人员第一时间记录影像资料,后经西安鸟种评审小组鉴定,以及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鸟类学者专业核定,确认该猛禽为褐冠鹃隼,系首次在西安及陕西境内被发现。

  据了解,褐冠鹃隼属鹰形目鹰科鹃隼属中型猛禽,体长41至48厘米,偏好栖息于丘陵、山地及平原森林,也会出现在疏林草坡与林缘田间,晨昏时分活动频繁,主要以昆虫为食,也捕食蜥蜴、蝙蝠、鼠类等小型脊椎动物。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还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及《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近危(NT)物种,此前国内仅在广西、海南、云南、湖南等地有分布记录,此次在陕西、西安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我省、我市鸟类分布的空白,也为研究其栖息地扩散提供了重要数据。

  西安市野生鸟类保护协会副会长张小勇表示,今秋连续7个猛禽监测日,累计监测到猛禽18种,518只,连续“百猛日”的出现与新鸟种的发现,既是当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直接体现,也为后续猛禽保护、栖息地优化提供了方向。未来,西安市野生鸟类保护协会将联合科研学术机构进一步加强监测力度,同时呼吁公众共同守护野生鸟类生存环境,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

  文/首席记者 龚伟芳 图/受访者供图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秋季 猛禽迁徙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