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凤堰梯田:从秦巴深处走向世界的灌溉文明印记

2025-10-14 16:00:28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初秋的风,带着几分清爽掠过秦巴山区的褶皱。...

  初秋的风,带着几分清爽掠过秦巴山区的褶皱。汉阴凤堰梯田正迎来一年中最动人的时刻:层层叠叠的稻田里,稻浪翻滚如金色潮汐,沉甸甸的穗子在风中颔首;错落的农家小院炊烟袅袅,与蜿蜒如银带的水渠交相辉映,共同晕染出一幅鲜活灵动的田园长卷。而在这份秋日盛景之下,凤堰梯田更怀揣着一个耀眼的身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让这片土地的每一寸肌理都透着跨越千年的文明光泽。

  2024年9月3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第75届执行理事会上,陕西汉阴凤堰梯田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一消息经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权威媒体传播,让这座深藏秦巴山区的千年梯田,瞬间从地域景观跃升为全球瞩目的文明地标。

  站在凤凰山巅俯瞰,5.12万亩凤堰梯田如大地指纹,从山脚攀至山顶,在云海与群山间铺展成壮美的生态长卷。这片涉及汉阴县3镇的梯田群,是秦巴山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梯田。其脉络可追溯至周朝,彼时汉阴先民已在此孕育出成熟的农耕文明,清代湖广吴氏移民的大规模续建,最终勾勒出堰坪、东河、凤江三大核心片区的格局,完成了自然肌理与人文智慧的对话。

  凤堰梯田的神奇,不仅在于其壮观的规模,更在于精妙绝伦的水利灌溉系统。在1000多米的垂直空间里,“林、田、渠、塘、溪”构成精密网络。沿等高线修建的梯田减少山体开挖,4条山溪自流灌溉,人工沟渠与堰塘承接山泉、调节流量,既储蓄水源又分流泄洪。这种“顺势而为”的治水智慧,完美诠释了“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生态法则,成为古代水利技术活态的教科书。

  经过史料研究、价值挖掘、国家考核、国际答疑、资料补正等多轮攻坚,凤堰梯田终于在2024年捧回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证书。这不仅是汉阴县的荣誉,更是对中国古代水利智慧和农耕文化的高度认可。如今,凤堰梯田已成为生态旅游的热门目的地,年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当地还通过发展农旅融合、打造特色农产品等方式,让这一世界遗产活在了当下。同时,汉阴县还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以立法保护和遗产保护规划筑牢根基,规划建设水情教育基地与文旅融合示范区,拟将9月5日设为“凤堰梯田宣传日”,让千年梯田从灌溉遗产延伸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引擎。

  秦巴深处的梯田曲线,曾记录先民的生存智慧;如今,它以世界灌溉遗产之名,继续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少宾 通讯员 李权兵 张海燕)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汉阴凤堰梯田 秦巴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