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连接黄河长江文明的精品生态廊道——开放联建“秦巴1号风景道”的初步构想

2025-09-03 11:18:50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秦巴1号风景道”以210、541国道为主轴,北起宁陕县,南抵镇坪县,纵贯安康境内520公里,是我国唯一一条完整穿越秦岭、汉江与巴山三大地理单元的“脊梁式”风景道,被喻为“国民级”自驾路线。...

  “秦巴1号风景道”以210、541国道为主轴,北起宁陕县,南抵镇坪县,纵贯安康境内520公里,是我国唯一一条完整穿越秦岭、汉江与巴山三大地理单元的“脊梁式”风景道,被喻为“国民级”自驾路线。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载体,该风景道通过“公路+产业+文旅”融合模式,激活沿线资源,重构旅游格局,推动千亿级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助力百姓增收。但其价值尚未完全释放,建议推动其从地方性工程向全国性品牌跃升。

  一、总体构想

  在现有基础上,将线路延伸:以甘肃天水为起点,沿310国道东至宝鸡、西安,于长安区接入210国道,南下至安康宁陕,经316、541国道过石泉、汉阴、汉滨至镇坪,接242国道至重庆巫溪、奉节,终至湖北恩施。总体线路走向为自西向东、由北向南,呈“7”字型,全长约1250公里。需四省市和七市县联动,整合现有国省道资源进行适度改造,提升交通资产价值,变“运输”为“引流”。

  二、价值意义

  从现实层面看,“秦巴1号风景道”项目正积极激活路旅协同发展动能,串联黄河与长江两大华夏文明核心资源,践行生态优先理念,响应“交通强国”、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并推动四省七市协同联动,打破行政壁垒与市场分割。

  从长远发展看,这有利于构建交通与文旅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打造文化赋能旅游新标杆,探索绿色经济转化新路径,塑造区域形象传播新名片,构建区域经济联动新枢纽,最终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新格局。

  三、实施路径

  (一)重视顶层设计,强化“五类融合”。需以顶层设计为统领,推动理念、规划、设施、服务、信息“五类”融合向纵深发展。理念融合是前提,要打破“各自为战”“各管一段”思维,树立“一通道一盘棋”共识,建立跨层级协同机制,组建多省市路旅融合发展联席会,聚焦解决线路共建中的理念分歧、利益协调等问题。规划融合需锚定统一目标,避免政策冲突,将路旅融合发展规划深度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与城市总体规划、交通规划、旅游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进行系统性衔接与协同,实现产业布局、空间利用等规划目标的高度统一与空间落地的协调一致。设施融合要聚焦安全托底、功能互补、硬件联通,同时,对接游客需求,用技术赋能提升旅游服务的精准度与便捷性。服务融合则是构建跨区域服务集成平台,整合政务服务、民生服务、企业服务功能,开发集成实时路况、景点导览、票务预订、语音讲解、应急救助等功能的“路旅通”一站式服务APP/小程序,实现“一部手机、一张票游秦巴”。信息融合则是建设统一数据共享中枢,明确数据共享清单,实现“一数一源、多端共用”。

  (二)联动持续打造,深植“四种文化”。持续提升风景道的吸引力和生命力,需深植民族、红色、生态山水、公路“四种文化”内涵。民族文化是公路风景道的灵魂所在,挖掘沿线多民族的风俗、建筑、艺术等元素,将其融入服务区、观景台、标识系统等设施;红色文化是公路沿线的重要资源。加强对红色遗址、遗迹的保护和修缮,建设公路红色文化纪念馆、展览馆,结合自然风光与民俗,开发红色旅游线路,开展红色教育培训,打造沉浸式体验;生态山水文化是这条路线的最大看点,系统梳理区域内山水资源承载的历史传说、民俗故事、名人题咏,在景区设文化展示区、主题雕塑、诗词碑刻等,开发具有山水文化特色的旅游线路与体验项目,让游客感受文化魅力;公路文化是公路建设、养护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通过公路博物馆、展示墙等,展示公路建设背后的故事,增强游客文化认同。

  (三)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三个提升”。聚焦治理能力提升、服务质量提升、百姓增收致富三大目标,建立跨区域协调机制,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优化体验场景,发展沿线经济,使风景道成为惠民致富之路。

  (四)突出特色亮点,激活“两类资源”。深度整合自然人文资源与新业态资源,以特色亮点激活沿线价值,走“一路一品牌、一段一风景”差异化发展之路。串联以自然风光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开发以人文景观为核心的旅游产品。同时,引入和培育旅游新业态,如康养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数字旅游等,加强对新业态资源的培育和扶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五)共同宣传推介,实现“一个目标”。四省市通过统一设计品牌标识、宣传口号及系列宣传资料,合力打造辨识度强、内涵统一的品牌形象,整合宣传资源,通过多平台推广提升知名度,共同推动“秦巴1号风景道”成为全国生态文旅标杆,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目标。

  开放联建后的“秦巴1号风景道”,将在路旅融合、区域联动发展中持续释放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发展效应,有望成为展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彰显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独具鲜明标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万亿级生态文旅精品廊道。

  (作者系安康市政协委员、安康市公路局局长胡裕成)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生态廊道 秦巴1号风景道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