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鼎
一处战国末期的青铜器窖藏,内藏三件保存完整、具有典型楚文化风格的青铜器,为研究战国晚期秦、楚两地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实物资料。10月11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西安马腾空遗址的一项重要考古成果。
据介绍,马腾空遗址位于西安市雁塔区等驾坡街道马腾空村。2016年至201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西安马腾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一处战国至秦代的地面建筑基址及打破该房址的青铜器窖藏坑。经过清理,考古人员在房址内靠近北部墙基处发现一个打破房址地面的灰坑。此坑的深度较浅,显示埋藏过程比较仓促,坑南部出土鼎、浴缶、盘等3件青铜器。其中,鼎、盘位于浴缶两侧,倒扣于坑底,中间的浴缶正面向上。铜鼎高27.2厘米,子母口,三蹄足,腹部饰有变形虺龙纹,其器形兼具战国中晚期与秦代特征,处于过渡形态。浴缶高33厘米,鼓腹,平底,肩部有双兽首衔环,下有三大兽面足,是典型的楚文化器物。铜盘敞口,折腹,素面平底,造型简洁,应与浴缶配套使用铜盘口径28.5厘米、底径13厘米、深7.5厘米,素面敞口、斜平沿、折腹平底,略下凹。
这3件青铜器非秦文化典型器物,具有战国楚式铜器的风格,且保存完整、体量较大、造型美观,是研究战国秦代考古、历史文化及青铜器铸造技术的宝贵资料。考古专家表示,在秦人核心统治区的西安发现这样一组高等级楚式青铜器,这是比较罕见的。它们很可能是在战国末年至秦代统一的历史大背景下,通过特定途径流入关中地区。它们的出土,是当时秦、楚文化密切交流与相互影响的直接证明,具有重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文/记者 张潇 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