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身着汉服在大唐不夜城打卡 记者 尚洪涛 摄
央视播出的大型文化探访节目《踏歌行》,让西安热度飙升。尤其是主持人尹颂的那句话——“西安,曾经有一个响彻千年的名字——长安!”更是令人热血沸腾,瞬间共情!从早先的《长安十二时辰》,到《长安三万里》,再到央视的《山河诗长安》和中秋晚会,长安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
这座城市究竟有何魔力,千余年后依然令无数人魂牵梦绕?
答案非常简单,长安踏着唐诗而来。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山;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长安少年不少钱,能骑骏马鸣金鞭;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浩浩汤汤,蔚为大观。
此时此刻的长安,又哪里是一个三万里所能羁绊的?
这就是唐诗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造就了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
难怪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辛晓娟会感慨万千,“有人统计过啊,《全唐诗》收录的唐诗约4.9万首,里边涉及到长安的超过2万首,而仅仅‘长安’这两个字,就出现了超过1400次,是一个非常高的频率。所以我们说呀,西安是‘唐诗之都’,那是实至名归。”
可以说,离开唐诗,长安平淡许多;因为唐诗,长安无与伦比!
让我们走进唐诗里的长安,去共情内心深处的美好,感受中华民族那生生不息的悠悠文脉!
长相思,在长安!
记者 职茵 张静 首席记者 孙欢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