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科创之翼助力航空产业加速腾飞

2025-10-09 08:21:22  来源:陕西日报  


[摘要]“十四五”以来,汉中依托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围绕“链主”企业陕飞加快延链补链强链,聚力打造“西汉蓉”(西安—汉中—成都)航空产业带重要节点城市,推动区域航空产业链协同发展...

  记者 段承甫

  “看到我们自主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预警机和反潜机等飞机分秒不差地飞过目的地,我感到无比自豪。”9月3日,在观看九三阅兵直播后,中航工业陕西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飞”)运-8系列飞机总设计师欧阳绍修内心激动不已。

  汉中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布局形成的工业重镇,也是全省航空产业的重要板块。几十年来,一架架“国之重器”从秦岭南麓的汉中飞向蓝天,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航空的力量。

  航空产业是我省重点培育的先进制造产业之一。“十四五”以来,汉中依托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围绕“链主”企业陕飞加快延链补链强链,聚力打造“西汉蓉”(西安—汉中—成都)航空产业带重要节点城市,推动区域航空产业链协同发展。2024年8月,汉中市获批秦创原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聚集区,航空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9月23日,在位于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汉中朝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多功能飞机清洗设备整装待发。

  “我们自主研发的多功能飞机清洗设备是公司首个航空地面保障装备,获得国家专利5项。”该公司技术质量负责人李桦介绍。

  这是汉中市航空装备制造企业以创新为引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缩影。

  科技创新是推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汉中市以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区,以引育航空装备制造高质量细分产业、高竞争力龙头企业、高能级高集聚度园区、高水平产业生态为重要抓手,推动汉中航空装备制造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9月24日,在位于勉县的陕西航空硬质合金工具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硬公司”),公司青年技术骨干陈顺权忙着钻研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开展的“新型硬质合金的组织、力学及氧化性能研究与产业化”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合作项目。

  陕硬公司是我省航空产业链上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课题的研究。该公司自主研发的航空专用硬质合金刀具系列产品,改善了国内制造业严重依赖进口刀具的局面。

  “借助秦创原创新平台,公司与省内外高校广泛开展科技项目合作,促进‘产学研用’成果落地,同时内部采取揭榜挂帅制,快速突破技术瓶颈,加快培养专业人才,以技术创新引领企业发展。”陕硬公司纪委书记麻纪昌说。

  汉中市通过推动科技资源集聚,使秦创原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聚集区的创新创造活力不断释放。

  在汉水之畔,陕西理工大学立足区域产业优势,做强航空零部件配套、机械制造等特色学科,通过政、校、企联合组建了汉中航空制造产业学院,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位于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汉中希泰智合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在陕西理工大学和秦创原“春种基金”支持下成立的高科技民营企业。

  “公司主要从事有机硅高端装备材料研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立足汉中航空装备制造产业优势,我们研发的光固化硅橡胶、功能性硅油等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该公司负责人、陕西理工大学教授郑楠介绍。

  目前,汉中市打造的秦创原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聚集区汇聚企业236家,形成飞机研发、整机制造、机载产品配套、试飞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同时,汉中低空经济借势迅速发展,聚集了无人机生产、结构件配套、低空场景应用、无人机培训等低空产业链企业50余家,为推动汉中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8月29日,在汉中市举行的陕西省航空(无人机)产业链推介招商签约互采对接会上,汉中签约项目21个,涉及技术合作、产业招商、互采互购、金融服务四大类,将进一步推动汉中航空产业提质增效。

  秦巴汉水间,汉中市航空装备制造产业“振翅欲飞”。下一步,汉中市将围绕打造“西汉蓉”航空产业带重要节点城市、秦创原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聚集区,按照“主机牵引、提升配套、军民协同、开拓市场”思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牵引带动作用,全力融入国产大飞机供应链,建设西部重要航空零部件集散地,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汉中 航空产业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