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所至 民心所安——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保供电保服务保民生纪实

2025-09-17 08:49:17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铁塔高矗,银线穿梭,汩汩电流化作无垠夜幕下的万家灯火、高温酷暑里的缕缕清凉、产线运转中的源源动能、广袤田野间的盎然生机...

  □ 记者 满淑涵

  铁塔高矗,银线穿梭,汩汩电流化作无垠夜幕下的万家灯火、高温酷暑里的缕缕清凉、产线运转中的源源动能、广袤田野间的盎然生机……

  逐浪发展大潮,厚植民生福祉,电力须臾不可或缺。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陕西电力”)始终树牢“人民至上”理念,践行“让人民群众满意、让党和政府满意”的工作导向,坚持“陕西电力为陕西”,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提供坚强电力保障。今年以来,国网陕西电力围绕“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全力以赴保供电、保服务、保民生,以坚实电力保障护航三秦大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国网陕西电力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收集用电需求。

  补强攻坚:筑牢供电“压舱石”

  城市的光明与活力,系于坚强电网。在西安南二环与文艺路十字西北角,今年5月投运的330千伏朱雀变电站(简称“朱雀变”)身负多个国内“首字号”——

  国内首座半地下330千伏变电站,较常规站节约用地约66.4%;

  国内首座与文物展示场所合建的变电站,巧妙融入城市肌理,并复原隋大兴·唐长安城礼乐坊南坊墙遗址景观,青石黄泥尽显隋唐风韵;

  创新应用国内首台330千伏/500兆伏安超大容量主变压器,采用L形融合布置、电缆水平进仓等新技术,依托智慧管控系统提升运维质效。

  朱雀变是西安继330千伏龙首变投运后,第二座“进城送电”的330千伏变电站,也是西安城南地区补强主电网的关键节点,承担着西安南部和市中心重要电力供应任务,对进一步优化西安电网结构,大幅提高西安330千伏供电区间的负荷转供能力,满足城市核心地区供电需求具有积极作用。

  “朱雀变现已投运两条330千伏线路,配备两台500兆伏安有载调压变压器,12条出线直供西安南部6座110千伏变电站。”国网西安供电公司建设部专责蒋超介绍说。

  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叠加“七下八上”防汛重要阶段,用电负荷不断攀升。

  7月24日至25日,延安市遭遇今年以来最强降水过程。吴起县头道川、乱石头川及县城北洛河水位暴涨,部分电力设施不同程度受损。

  “受灾较严重的居民小区和单位,地下室被泥浆灌满,电力设备损毁。”国网吴起县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主任郭小波清晰记得暴雨中排查的险情。作为首批应急抢修队员之一,7月25日11时,他与队友们挺进受灾较为严重的长征街。

  暴雨和洪水过后,10千伏149县城Ⅲ线电缆沟积满泥浆,环网柜损毁,这条线路承担着星海、轻工、金贸大厦等3个小区、4个公司的供电任务。临时指挥部决定采用发电车带动方式,恢复线路供电。

  抢修队员陈国玺和王世前主动请缨,深入狭窄湿滑、泥浆残留的环网柜下方进行电缆接线,工作不到10分钟便成了“泥人”,汗水流进眼睛火辣辣地疼,却顾不上伸手去擦,两人相互配合,娴熟接线、紧固螺丝……终于将电缆环网柜等设备安装完成,抢修人员迅速接入发电车。

  “电来了,电来了!”7月27日凌晨3时50分,经过连续抢修作业,星海、轻工、金贸大厦等小区居民重获光明。

  国网陕西电力工作人员检查光伏发电设施。

  精准服务:点亮美好新生活

  老旧小区空调稳定运转,农田灌溉加持智能电泵,工厂的机械臂昼夜不息……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变迁,映射着“电力神经网”的迭代升级与坚实保障。

  从申请用电到最终用上的电贵不贵、快不快、好不好——“获得电力”,是国内外评价用电营商环境的主要指标。

  2020年以来,我国持续深化“获得电力”改革。如今,“三零”(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三省”(省时、省力、省钱)服务覆盖全省。

  “报装接电全程‘零跑腿’,效率远超预期!”陕西铜川隆基12吉瓦高效单晶电池项目负责人称赞道。该项目总投资81.6亿元,是全球光伏龙头隆基绿能的重要布局。为保障项目加速推进,国网铜川供电公司成立服务专班,24小时响应,高效完成变电站、线路施工及业扩报装手续。3月1日,110千伏隆基变电站三台主变压器带电运行,项目用电工程较预期提前40天投产。

  用电体验怎么样,群众心中有杆秤。

  “当天申请,次日上门!时间成本大降,后续服务更贴心。”7月中旬,西安市灞桥区乐果酒店负责人王卫通过“网上国网”App申请报装。台区经理现场完成收资、勘查、答复,将流程压缩至“上门服务”“装表接电”两环节。从申请电到用上电仅4个工作日,用户全程“一次都不跑”。

  宁肯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

  西安东站建设过程中,浐二、浐六、浐九三条线路承担着周边9875户居民供电重任。施工同时保障可靠用电,是重中之重。

  “西安东站高架快速路系统及节点立交工程是高铁东站配套路网关键项目。”国网西安市东供电公司安全总监蔡文晟介绍,“为保进度,我们创新引入移动电源汇流柜转移负荷,确保居民用电无忧。”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白居易笔下长安城的规整气象,在今日西安配电网建设中得以延续。国网西安市东供电公司经理王嘉介绍,“结合古城格局‘因地建网,因形布局’,以供电‘坊’为最小单元,我们打造了‘四区三层两自一平台’先进城市配电网示范区。”

  可靠性如何提升?王嘉举例说,以往用户故障几乎是被动抢修,如今依托双模“黄金三分钟”,用户信息三分钟内即显示于数字化平台,通过分析比对,由供电所完成工单派发,相应的服务人员就会主动上门服务。

  输电线路穿山越岭。

  延伸触角:赋能乡村新图景

  电力大动脉的脉动,最终融入百姓烟火日常,智能化的供电服务正悄然延伸至田间地头。

  走进大荔县新颖现代农业示范园,科技感扑面而来:连排温室大棚内,在智能控制系统的“指挥下”,放风、卷帘、补光、增温、喷灌等设施均实现自动调整。

  眼下,工人们正进行秋茬蔬菜育苗。示范园办公室负责人郭琳琳介绍,智能控制系统依赖稳定的电力保障。“后期我们还将运用AI技术分析出口贸易过程中的运输数据、交通状态等,这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持,也对电力配套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此,国网大荔县供电公司早有准备:超前对接需求,强化客户侧隐患排查,扎实开展农灌专线治理,定期巡检设备,“一揽子”预案让奋斗的人们更有奔头。

  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持续提高,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也为乡村振兴“充足了电”。

  2024年8月,陕西启动千村万户“光伏+”乡村振兴示范项目,通过示范项目推动,达到农户增收、村集体壮大和清洁取暖的实效,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5月28日,对商洛市商州区东口前村村民党君桂而言意义非凡——村里的“光伏+”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东口前村千村万户“光伏+”电站涉及农户34户,装机容量1.68兆瓦。党君桂亮出“幸福账本”:光伏发电月月有收入。“盼着屋顶板子稳稳发电,好给孙子攒学费嘞。”

  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国网商州区供电公司积极响应千村万户“光伏+”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推动项目在商州夜村镇东口前村建成落地,通过“光伏发电+农户增收”模式,将清洁能源发展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为当地群众拓出一条绿色低碳的致富新路。

  为确保光伏建成并网,国网商州区供电公司优化电网布局,提高电网的承载能力和供电可靠性,为东口前村新建、改造10千伏、0.4千伏线路约3.9公里,新建增容台区布点8个、容量2200千伏安。“我们还协助村集体按照规范的并网流程准备并提交相关资料,顺利完成收益转化。”国网商州区供电公司东口前村“光伏+”乡村振兴项目相关负责人杨小东说。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光伏项目让我们晒着太阳就能赚钱,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东口前村党支部书记宋剑刚对项目前景充满信心。

编辑: 意杨

相关热词: 国网陕西电力 供电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