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政协
随着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队伍不断壮大,我省相关从业人员已超过20万人,每天配送量超过300万单,已成为民生保障和城乡流通的重要支撑力量。但当前骑手行业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服务设施不足。现有骑手驿站中多提供饮水、充电等基础服务,具备医疗急救、心理疏导、餐饮服务等复合功能的智慧驿站占比较低。
二是权益保障不全。外卖平台专送骑手中仅有一半签订正式劳动合同,“裸奔”状态的从业者仍有一定占比,行业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参保率有待提升。
三是职业风险较高。骑手为提高配送效率,违法骑行已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工作时间超长,导致慢性胃炎、腰椎疾病等职业病时有发生。
为此建议:
一、完善服务网络,打造“三秦暖蜂”关爱格局。在西安、宝鸡、咸阳等主城区及商圈、交通枢纽新建50个标准化“三秦暖蜂驿站”,配备智能换电、应急医疗、休息等设施,联动本地餐企推行惠民餐服务。在高校聚集区设立“青春蜂巢”,提供恒温取餐柜及政策咨询,针对红色旅游景区增强“红色暖蜂”驿站功能,打造“思政课堂”。在乡村重点县的基层电商点嵌入“暖蜂服务角”,支持农产品冷链、直播等特色服务。同时,推进“陕暖蜂”数字平台,集成导航、保险申领、技能培训、求助等功能,提升服务智能化、便捷化水平。
二、健全权益体系,完善“红惠陕递”保障机制。由财政部门牵头联合保险行业开展新就业形态工伤保险与居民养老保险衔接政策试点,推出专属“秦骑保”保险套餐,实施保费多方分摊,降低参保门槛。依托高校设立“新业态技能学院”,开设职业认证、岗位晋升等课程和通道。加快各级工会“红骑调解室”建设,建立专业调解队伍,设立新业态劳动者权益联席会议。
三、创新治理模式,构建“蜂行三秦”共治新生态。在全省选聘党员骑手担任“民情速递员”,通过智能平台参与基层治理、社情上报和安全巡查,享受积分奖励和培训支持。树立具有代表性的“陕西骑手”形象,加强文化IP建设,依托荣誉评比、“骑游陕西”数字徽章等活动,增强劳动者的职业自豪感和社会认同感。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