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记者郝钟毓 实习生郝雨辰一 任佳宇摄)
9月5日,“西安市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宣讲进校园暨德育开学第一课”活动在西安市浐灞实验小学温情启幕。
作为全市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宣讲活动的首场活动,本场活动与秋季思想道德教育开学第一课有机结合,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主题,聚焦“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特邀全国道德模范陈若星、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石志光,以及西安市“秦人之星”道德典型宣讲团走进校园,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难忘的德育第一课。
佩戴着数十枚奖章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石志光刚走上舞台,就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大家好,我是石爷爷。你们猜一猜,爷爷的三件传家宝是什么?”随后,石志光讲述起自己放映红色电影的故事,“一个掉漆的水壶、一套电影放映设备、一辆吱呀作响的三轮车。”这三件宝贝随之被揭晓。
60多年来,石志光和老伴用微薄的收入坚持免费为社区、学校、部队放映电影,自费租赁电影片,自制幻灯片,自带干粮,胸佩党徽,脚蹬三轮车走了20多万公里。听着石爷爷的故事,孩子们感叹:“石志光爷爷的故事让我好感动,他为别人真诚奉献,才获得了那么多亮闪闪的奖章!”
全国道德模范陈若星宣讲的题目是《爸爸的旧皮箱和我的小秘密》。孩子们盯着她手中的旧皮箱,迫不及待地想探寻其中的秘密。“这只爸爸的旧皮箱里珍藏着他参加革命时的照片和信件,也承载着一家人的红色记忆。”陈若星说。
“故事听完了,接下来,我们每个人该如何把感动化为行动呢?”活动现场,中国好人、浐灞实验小学法治副校长曹金生抛出的问题引得学生们深深思索。他结合自身经历,从“过马路不闯红灯”“帮同学解决难题”“爱护校园环境”等小事说起,告诉孩子们:“传承红色基因、学习道德模范不用等长大,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就是最好的行动。”
宣传模范事迹,彰显榜样力量。自2022年起,西安市委文明办在市、区(县)两级广泛组建“秦人之星”道德典型宣讲团。该宣讲团由各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组成,深入机关、学校、社区、农村、企业、家庭、所站等地,开展灵活多样、生动深刻的宣讲活动,持续将党的“好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今年,随着首场进校园宣讲成功举办,西安市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宣传活动正式启动。接下来,西安还将组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社区……通过故事分享、情景互动等形式,激发广大群众的道德自觉,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文明风尚。(记者 拓玲)
编辑: 吴佳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