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破题“金钥匙” 提升提案“含金量”——山阳县政协做实提案工作全过程 推进提案工作提质增效

2025-10-23 16:13:20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一年来,山阳县政协聚焦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建设、三大产业链群发展等重点课题,坚持主席会成员领衔调研制度,充分发挥职能部门、智库专家、乡土人才和专业委员的参谋智囊作用,做好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调研、破解复杂难题的对策性调研、新时代新情况的前瞻性调研,不断提高议政建言的“含金量”“靶向性”...

  “经过县政协召开的提案座谈会和培训会,我们少走弯路,提案更具体。”张腊元委员在基层调研中,某小区居民反映排水存在短板,下雨天业主出行困难,于是,《关于规范物业服务管理的提案》规范了物业管理,解决了小区基础设施不到位问题。

  座谈会上聚共识,培训课堂长本领。一年来,山阳县政协聚焦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建设、三大产业链群发展等重点课题,坚持主席会成员领衔调研制度,充分发挥职能部门、智库专家、乡土人才和专业委员的参谋智囊作用,做好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调研、破解复杂难题的对策性调研、新时代新情况的前瞻性调研,不断提高议政建言的“含金量”“靶向性”,共提交提案142件,经审查合并,立案124件,交由28家单位办理,截止2024年10月底,提案已全部办复,委员满意率达99.2%。

  提得准,事事都在点子上

  守住青山绿水,就是守住了生态“金饭碗”。周德宏委员《关于加快生态价值转化,助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提案》在2025年两会上反响强烈,与会代表委员纷纷表示,调研充分,提得准,提到了点子上。

  “王昕主席对委员提案支持很大,指明了方向,启发我们站在全县的高度建言献策。”作为一号提案者,周德宏感触颇深,“经过座谈会、培训会,让委员凝聚了共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议政水平。”

  如何让绿水青山转化成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周德宏履新法官镇镇长后,以茶为媒,以新赋能,聚力打造省级特色旅游名镇,在申请的5个项目中,4个位茶叶产业提升改造项目。“只有加快生态价值转化,才能让群众从绿色产业中实现增产增收。”周德宏说。

  委员提案,质量重于数量,得益于山阳县政协创新工作方法。据介绍,政协组织委员听取全县经济运行情况通报,参加督办调研活动,走访承办单位,知情明政,储备提案撰写素材。全会召开前,制定印发了《关于征集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提案的通知》,提供参考选题115个,提升了选题的“共识度”。召开高质量提案协商座谈会,围绕提案选题的精确性和建议的可行性,组织提案人和承办单位协商研判,为提案建议的采纳和落实打好基础。

  在山阳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关于解决山阳县停车难的提案》直面问题,崔祎娉、田雪萍、陈敬飞、王波、沈传奇、方亚运6名委员关注社会热点、难点和堵点问题,集思广益,精准提案,为城区停车贡献了政协智慧。

  “不是所有的委员都能写好体案,有时写了一大篇,自己都觉得不行。”韦国应委员说,“通过召开提案座谈会、提案培训后,我们的提案有目标、有方向、有重点。”

  据了解,山阳县政协坚持和完善提案“提出、审查、办理、督办、评议”五大环节协商互动机制,加强信息联通,增强提办双方沟通、理解和支持,更好凝聚提案者、承办单位等提案工作主体共识,形成工作合力。同时,聚焦提案建议,灵活开展界别协商、对口协商和“微协商”活动,优化提案办理反馈机制,开展提案质量和办理质量“双向评议”,畅通反馈渠道,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推动提案工作成效从建言资政向凝聚共识转变。

  督得紧,跟踪问效促提升

  “针对全县重点工作和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先后听取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报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通报各1次,组织市县政协委员对提案办理、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开展监督视察2次,参与各类听证、评议、庭审活动19次。”王昕说,督得实、督得严、督得紧,才能促进提案成果转化。

  在完善难点提案联合督办机制上,山阳县政协健全政府主导、政协协调、督查部门配合、承办单位支持、委员参与的联合督办机制,对未办结的提案和满意度不高的提案,跟踪问效,二次督办,促进难点问题有效破解。

  督得紧,方能提升提案质效。准确把握协商式监督的性质定位,重点围绕接续打好“四提攻坚战”、争做“六个做示范”,聚力推动“八个突破”以及“五件大事”“五件难事”等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完善与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机制,找准党政所需、政协所能的监督结合点和切入点,寓民主监督于调研、视察、提案、会议等履职形式之中,不断完善监督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机制,助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见行见效。

  “县政协主席、副主席领衔督办‘一号提案’和10件重点提案,深入办理现场实地调研,现场督办,推动相关问题得到解决。”对于督办跟踪问效,周德宏表示十分赞赏。

  解决问题面对面。服务群众零距离。山阳县委(政府)督查办把政协提案办理纳入重点督办事项,通过督办发现问题,及时跟进快速解决,有力推进提案办理工作。在提案办理过程中,承办单位加强与提案人的沟通交流,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提办双方直面问题、真诚沟通、形成共识,合力推进提案建议的采纳和落实。

  “我们指导政协委员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在提案中力求少而精、准而实、新而优,紧盯生态产品、就业增收、‘一老一小’、教育医疗等问题,深化办理协商,回应百姓期盼。”山阳县政协办公室主任朱超说。

  据介绍,山阳县政协落实市政协“双组制”、“双五个一”要求,深化“五个一”委员作业活动,修订委员履职考核办法,印发《县政协委员和委员工作室考核方案》,对委员出席会议、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倒逼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5人荣获优秀市政协委员称号,24人被评为优秀县政协委员。

  办得实,成果转化面对面

  事实上,在农村许多地方,村医只卖药,乡镇不看病,患病只能进县城。如何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医,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委员提案,关注民生。《加快推进医共体建设 引领山阳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破解了乡村看病难题。因此,该提案被评为2024年度全市政协系统优秀调研协商成果。

  “县委、县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工作高度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协调相关部门全力推进。”田雪萍委员说,“全县构建起县镇村三级联动、急救全流程贯通的急救网络,成功将急救服务半径缩短至30分钟,为山区群众疏通了一条生命快车道。”

  不只是医疗卫生提案直击难点痛点,其他提案也精准到位。山阳县政协坚持强化政企、社团、区域、委办、界别“五联动”,拓展调查研究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推进产城深度融合 加快西商协同发展》《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 不断加快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等7个调研成果先后在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五届四次会议和专题座谈会上交流发言,得到上级肯定。

  为了提升履职能力,山阳县严格执行“四个一”刚性学习制度,举办政协履职能力培训班2期,组织68名常委、委员和政协联络组长,赴中国政法大学成都教学点集中轮训,不断提升两支队伍履职能力。举办“书香政协诵读会”,214名市县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在诵读经典中汲取奋进正能量。

  与此同时,山阳县坚持县政协主席列席县委常委会,副主席列席县人大、县政府重要会议,领导班子成员参与包抓重点工作和镇(街),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1次,组织开展视察调研活动9次,31名委员在市县两会、政协常委会、专题座谈会上建言发声,提出建议意见43条,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提案协商实打实,成果转化面对面。山阳县政协聚焦加快打造“一都四区”示范县、建设“五好山阳”目标,确定年度协商议题8个,针对茶产业发展、养老体系完善等课题开展专题调研9次、协商活动11次,提出意见建议32条,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具体问题23个。

  “只有找准了破题金钥匙,才能提升提案的含金量。”山阳县政协主席王昕说,“我们创新机制,以三项联动为抓手,抓基础提质量、抓督办强实效、抓协商促转化,推动提案由数量向质量转变,为山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记者 王斌 通讯员 张宏 赵俊)

编辑: 吴佳蕊

相关热词: 山阳县政协 提案工作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