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凤翔区范家寨空气中弥漫着甜蜜的苹果花香,伴着阵阵花香,凤翔区政协苹果产业发展委员工作室“开门迎客”,农业界别委员定期驻点工作室,集众智、聚共识、助发展、惠民生,一方苹果园,一群“新农人”,用心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成为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前沿阵地。
协商集众智,建言苹果“产业链”
苹果是凤翔农业的主导产业,全区苹果挂果面积约15万亩,园林水果产值达到15亿元。2022年,设立委员工作室之初,凤翔区政协紧扣全区产业发展重点,在绿宝果业有限公司设立苹果产业发展委员工作室,“全国最美基层政协委员”、“中国矮砧苹果第一人”、区政协委员曹儒担任领衔委员,区农业农村局、区科协、区果业技术推广中心、区商务局负责同志及部分农业企业负责人在内的7名委员担任驻室委员,共同组成人才荟萃的“苹果之家”,助推凤翔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苹果产业应该在打造品牌上继续发力,在品种优化、宣传推广上下功夫”,4月中旬,凤翔区政协召开苹果全产业链建设协商座谈会,区级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苹果种植大户、营销大户代表以及部分政协委员相聚一堂为苹果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曹儒、董林科、杨小强、赵建兵、刘海峰等委员结合自身调研情况,提出科技赋能促提升、延链补链强基础、打造品牌树形象、加强营销增效益、丰富品种创特色、把握优势稳规模、培育龙头聚合力等10余条意见建议。
曹儒介绍道:“2022年以来,驻室委员发挥专长特色,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咨询服务,收集社情民意,上报《关于向规模化果园给予政策倾斜的建议》《关于提高苹果品质的建议》《关于做大做强苹果产业的建议》,组织开展微协商、微监督10多场次,累计收集上报意见建议50余条,区委、区政府采纳转化,出台政策、资金支持、探索‘凤翔模式’,实现增收致富,真正让种植苹果变成了一份‘甜蜜’的事业。”
如今,凤翔已成为全国“矮化”苹果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区),从“苹果标准化示范区”“全国现代苹果产业30强县”到“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凤翔苹果连续六年登上价值榜,品牌价值超过17亿元,凤翔苹果产业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技术送身边,架起群众“连心桥”
“春季清园、修剪、施肥、灌溉及花期冻害预防哪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大家务必像保姆一样把苹果管好。”
“进入七月中旬以后,由于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病虫害也普遍发生,要适时灌水、施肥、修剪、控草,抓好作务管理。”
从春寒料峭到炎热酷暑,从苹果授粉到采摘储存,曹儒带着驻室委员,义务为凤翔果农讲授种植技术,利用节假日、挤时间手把手教学,面对面指导。
“之前果园种植出现了问题,我找到了曹儒委员,曹委员立即来到我的果园,帮我制定技术方案,也给我宣讲了区上最新的种植政策,”凤翔区糜杆桥村果农李从仓表示,自己这一条路子走对了,他的4亩果园,多年来在以曹儒为代表的凤翔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引领下,一直是优质高产高效益,他是吃了“苹果利”的人,将坚定信心继续把苹果好好种下去。
近期,这样贴心、暖心的技术培训从田间地头延伸到了“云端线上”,通过果业技术推广微信群、苹果管理技术直播间,驻室委员们将“知识大餐”“果园指导”即刻送到果农身边,累计免费培训20余场,覆盖2000人次,解决问题100余件,受到了广大果农的好评。
读书在田间,激发履职“新动能”
读书学习是政协委员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的重要途径。苹果产业发展委员工作室积极响应区政协“书香政协”委员读书活动号召,将读书活动搬到田间地头,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重要章节等内容。
“读是过程,用是目的。目前我们已经组织开展了3场次特色读书活动,每次读书活动都会邀请果业技术人员参加,现场回答果农在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曹儒说到。
苹果产业发展委员工作室还设立了委员读书角,免费对外开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人民政协报、各界导报、种养殖、科学技术类书籍报刊都是大家阅读的“抢手货”。
“我们将坚持把“读工作书、议工作事”作为读书基本定位,理论知识学起来、结合实践干起来,以读书赋能履职,以委员智慧为果农解忧,让‘红果子’成为大家致富的‘金果子’。”驻室委员、区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侯智涛信心满满的表示。
“委员工作室委员工作室是学习宣传的平台、了解民意的窗口、凝聚共识的渠道、服务群众的阵地,”区政协主席蒲仪明介绍,“我们根据政协委员专长特色,成立了白酒产业发展委员工作室、九三学社界委员工作室、苹果产业发展委员工作室、槐北村委员工作室、文化产业发展委员工作室、南环路社区委员工作室、东关社区委员工作室等7个工作室,完善组织架构、规范议事流程、将政协触角延伸到企业、公园、社区、乡村,后续将继续发挥委员工作室作用,开展咨询服务,收集社情民意,凝聚各界共识,让群众切身体会到政协离你很近、委员就在身边。(实习记者 刘楠 通讯员 刘美 记者 牛小宁)
编辑: 吴佳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