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根:以“艾”兴农 鼓起群众“钱袋子”

2023-05-05 09:24:57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看这艾草的长势,今年又是个丰收年。”4月21日,在山阳县法官镇法官庙村,脱贫户王炳清刚刚结束艾草收割工作,提及今年的收成,他信心满满。...

  □ 记者 殷博华

  “看这艾草的长势,今年又是个丰收年。”4月21日,在山阳县法官镇法官庙村,脱贫户王炳清刚刚结束艾草收割工作,提及今年的收成,他信心满满。

  之前,王炳清和村里其他村民一样,都是靠种植粮食作物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很拮据。2021年,王炳清开始尝试种植艾草,家里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而且还在村集体企业入了职。

  提起现在的幸福日子,他最感谢的人就是陕西丹山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徐文根。

  在法官镇,徐文根是人尽皆知的“大名人”,大家都夸赞他是村民致富路上的“领头羊”“艾草专家”。

  2021年以前,在法官镇土生土长的徐文根,一直在西安从事酒店和建筑装修行业,靠着吃苦耐劳的精神,积累起人生的第一桶金。

  2021年,为了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帮助当地发展产业,法官镇开展了“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当时的法官镇,财政收入低、人口少、缺乏特色,几乎没有人看好这里未来的发展。万般无奈下,镇政府工作人员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慕名找到徐文根。令人惊讶的是,听完镇政府工作人员的介绍后,徐文根立刻就爽快地答应下来。

  “是法官镇养育了我,乡亲们培养了我,我决不能忘了家乡的恩情。”徐文根说。

  徐文根的妻子告诉记者,回乡发展是丈夫一直以来的心愿,他想带着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这个美好愿景与镇政府的希望不谋而合。

  要实现共同富裕,徐文根认为,必须找到一项发展潜力大的产业。为探寻到好的发展方向,他经常跑到田间地头、参加各种产业展览会,并对当地的水土、气候、农作物等情况进行详细调研。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河南南阳考察时,当地的艾草产业让徐文根眼前一亮。在他看来,艾草不仅适宜家乡的气候,而且种植方法简单,作为药物发展潜力巨大。

  心中有了发展方向,徐文根立即开始多方整合资源,盖房建厂、完善基础配套。那段时间,徐文根白天经常奔波于工地和各政府部门,晚上又和同事们坐在一起商讨到深夜。

  “有了发展方向只能算是基础,还得总结出一套带领乡亲致富的方法。”徐文根说。

  在多方商议和思考后,徐文根提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让农民直接参与到生产和发展中来。

  为此,徐文根先后投资1100多万元,种植艾草1300亩,并在此基础上建成了艾草加工厂和艾香体验馆,持续开发艾草产品。同时,他又重金聘请研发团队,把艾草加工成熏香、精油等特色产品,直接带动300多农户就业。

  “徐文根不仅给大家传授艾草种植方法、帮忙收购艾草,还主动邀请没有地的农户到产业园务工。”村民王龙春说。

  王龙春此前在外地务工,不但漂泊不定,收入还不高;来基地务工后,不仅离家近,而且收入稳定。现在,他每年有5万多元收入,不但家里添了许多新家具,还能天天回家陪伴家人。

  脱贫户赵谋山和马辉才,虽然没有技术特长,但也有一份踏实的基础工作干,每年收入也都稳定在上万元。

  “一个人富算不了什么,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促进家乡经济发展才是本事。”徐文根说。

  今年,徐文根计划持续加大艾草产业投资力度,并将重点放在电商中心和灌溉设施建设方面,以创造更多工作岗位,吸引更多在外务工的乡亲回乡发展,努力为山阳县民营经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 吴佳蕊

相关热词: 山阳县 徐文根 艾草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