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风景——再读《这个世界无须仰视》

2020-02-07 11:20:43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认识庭德已近20春秋,一晃这么多年,我为他的成长进步而高兴...

  又是一年春节,时序走进二O二O。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春节假期延长了三天。正月初七,我没有像往年一样如期上班,一个人固守家中。没有其他爱好,惟有看书打发时间。午后的阳光,从窗外飘然而来,屋里多了浓浓暖意。浏览着眼前的书橱,信手拿来王庭德的自传体小说《这个世界无须仰视》,我再一次走近那山那水那人,感受生命的记忆。

  认识庭德已近20春秋,一晃这么多年,我为他的成长进步而高兴,更为他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的成绩而自豪,他为我等当年不少爱好文学的残疾人圆了出书梦、作家梦。他更像一株小草,超越残疾的身躯,沐浴着阳光雨露,顽强的在风雨中成长,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这个世界无须仰视》出版后,好评如潮,重印多次,庭德亦屡获殊荣,受到表彰抑或得到名人大家提携,工作有了着落,生活得到保障,写作环境得到改善,其人其文,在安康已经家瑜户晓人人皆知了,不用我多说,有他的作品为证。这几年,在市图书馆李焕龙馆长的鼎力支持下,庭德发起成立了“王庭德书友会”,通过这个平台,他步履蹒跚,奔走于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开展励志演讲数百场次,传递社会大爱,分享人生感悟,引导青年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珍惜生活,发奋图强,好学上进,努力成为社会有用之材。“励志哥”的故事,不时见诸报刊网络,成为这个城市别样的风景。

  不知读了多少遍《这个世界无须仰视》,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一直固执的以为,《这个世界无须仰视》不是一本自传体小说,更像一本传记,记录了庭德23岁以前的成长历程。读《这个世界无须仰视》,读到的是有形的文字,读到的是岁月的风景—— 一个侏儒青年的奋斗之路,读到的是不为人所熟悉的残疾人的心路历程;更像是一曲生命的颂歌,也是一部时代的影像记忆,催人奋进,感人之深。

  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程中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这种代价是为健全人而付出的。由于种种原因,反映残疾人生活状况的文学作品不多,社会对残疾人的生活了解的更是少之又少。《这个世界无须仰视》在我有限的视野里,一是填补了我市文学专著叙写残疾人生活状况的空白,二是填补了残疾人作家出版文学专著的空白。因此,无论是从作品的社会意义,或者是文学意义,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更为社会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打开了一扇窗口。

  成长艰辛,镌刻

  关于童年的记忆,既有病魔的影子和对爷爷的依恋,也有八哥的可爱和懵懂的情感,更有求学的不易和倔强的坚守,这其间,主人公饱赏人间冷䁔,也感受到社会关爱,无数好心人扶助着他完成了初中学业,也深深埋下了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种子。

  文学之梦,点燃希望

  从处女作《跋涉的生命》在《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刊发,到笔耕让“我”充满信心,多篇稿件刊发于省市报刊,成为当地闻名遐迩的侏儒记者,这经历,给升学无望生活无依的主人公,以生存的勇气和信心,更为生命注入了新的动能。

  外岀谋生,锤炼意志

  文学梦纵然美好,但靠稿费养活自己毕竟还是艰难的。随着妹妹远嫁他乡,母亲伴妹而去,“我”失去了亲情的凭依,别无它求,不得已外岀谋生,卖过报纸,洗过碗,钉过鞋,最值得庆幸得是参加了慈善协会和残联组织主办,阳光学校承办的贫困残疾人技能培训,学会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启了生活新的一页。

  掩卷深思,庭德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纽带,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用朴实有力的文字为读者构画了一个侏儒青年的奋斗之路。这不仅是庭德自已的心路历程,更是广大残疾人朋友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的缩影。至少给我们三点启示:一是无论处境多么困苦,一定要学习文化知识;二是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一定要自强不息;三是无论自身多么成功,一定要心怀感恩。

  已故著名作家陈忠实的推荐词高端大气,颇有秦腔般的雄浑毫迈:这无疑是地球村又一个青春壮歌、生命奇迹,是一本值得青少年阅读的励志好书。

  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推荐语恰到好处,犹如汉江水一样清冽醇厚:他的精神高度才是他真正的高度。他自励自强,内心强大而充满阳光。他说这个世界无须仰视,他懂得知足,懂得感恩,懂得在奋斗中寻找幸福和快乐,他的精神值得我们仰视。

  沐浴着党和政府关怀的阳光,感受着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庭德没有仰视别人,倔强地与命运抗争,执着地不懈奋进,悄然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不断收获着奋进的喜悦,他的第一步诗集《心灵的灯盏》即将出版,更有不少作品在征文中获奖。在为庭德高兴的同时,我也真诚的希望庭德: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不负美好的时代,不负社会的关爱,不负师友的期待,不负生命的馈赠。( 安康市残联 鲁保国)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这个世界无须仰视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