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文辉
人物小传
李元彬,无党派人士,任新山海源人力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西咸新区时代技能培训学校董事长,矩时代科技集团董事长,西安人事科学研究院董事长,西安时代医药科学研究院董事长,西安丝路人才博物院董事长,西安丝路中医药博物院董事长。
现任政协陕西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陕西省各界爱心济困协会副会长,陕西省工商联(总商会)常委,西安市工商联(总商会)常委,政协西安市碑林区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西安市碑林区工商联副主席,西商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个人先后荣获2016年度西安人力资源行业领军人物,2017年陕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业领军人才,2018年西安人力资源服务业领军人物,西安市“十佳未来之星企业家”,2018年碑林区优秀企业家,陕西省政协2018年度“两联一包”扶贫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001年,新山海源集团与中国知名企业海尔集团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成为海尔集团人力资源业务外包服务商中的一员。而这一年,新山海源集团才刚刚成立不久,创始人李元彬也不过24岁。
作为一名刚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李元彬凭借着优秀的专业知识和极具前瞻性的眼光,敏锐地察觉到人力资源服务业将会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行业,毅然创立了新山海源集团。基于人力资源价值增值思维的独特发展模式,新山海源集团已发展为中国最具活力与创新的人力资源企业之一。
毅然挥师西进勇立行业前端
2001年,24岁的李元彬在山东创立了新山海源集团。山东作为我国经济较为发达和文化较为开放的省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较早,人力资源专业服务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仅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我国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并不算成熟,市场规模也相对较小,基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新山海源集团一度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因此,是继续在山东本土发展还是另辟蹊径成了摆在李元彬面前的一个重要选择。
“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首先成为区域的明星,以赢取市场认知度。”经过认真权衡和深思熟虑,李元彬决定将新山海源集团总部移师西安,用战略布局来谋取企业的新突破。事实证明,李元彬“挥师西进”的决策是正确的。新山海源集团依靠较为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经验积累,迅速在西安站稳了脚跟,并奠定了行业领先的地位,成为陕西地区最具活力与创新的人力资源企业。
李元彬认为,单纯的商业模式创新已经不足以支撑企业长期的发展,新山海源集团要想站在行业的最前端、最高端,就要从国家利益和社会价值的高度和角度出发,来延伸企业服务。李元彬决定主动与政府部门联系,希望双方能够发挥各自优势,就我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难点问题联合进行研究,探寻解决思路和方案,共同推动社会进步。2016年,李元彬担任项目负责人,带领新山海源集团承担并高质量完成了西安市科协决策咨询课题《基于众包模式下的西安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创业资源整合研究》。该项目由新山海源集团负责投资建设和运营,研究成果转化为“西安市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安置智能对接服务平台”,品牌定位为“公益人社”,同时也是唯一有民营企业参与的、企业与政府部门联合研究的项目。目前已完成一期开发并上线,成功开启了民营企业、政府在人才领域合作的新模式。既履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了企业的社会价值,又很好地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聚焦行业发展打造党建先锋
在企业取得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李元彬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放眼整个人力资源行业,创造性地提出了“产、学、研+平台”的战略布局。“企业经营其实就是两个字:道和术。道是理论,术是方法。”李元彬说。在其旗下的两个集团公司,多家全资子公司,涉及11个业务板块,2个研究院,4个行业协会,都采取了“产、学、研+平台”的模式,新山海源集团已形成了以人力资源板块为基础和中心,对外劳务、技能教育等十一大产业板块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并成为中国人力资源行业唯一的“企业+协会”高度协同、伴生发展商业模式的企业。
“产”——十一大板块高度协同构建优质产业战略;“学”——创新型技能培训学校托底人才储备战略;“研”——两大研究院为主体推进产业再升级战略;“平台”——四大协会齐发力实现资源整合型战略。如今,“产、学、研+平台”战略布局蔚然成型,顺利完成了从人力资源服务商到“企业综合服务供应商”的转型升级。
“没有文化的企业只能算作是赚钱机器,不能称之为企业;不讲文化的企业家充其量就是个暴发户,不能称之为企业家。”这是李元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正是因为如此,学校工作出身的李元彬在布局集团发展规划的同时,也在用文化建设为企业的未来布局。在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李元彬认识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只有党建才能作为百年企业的立足之“根”,发展之“魂”,只有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有效融合、有机融合,才能真正筑建起支撑企业发展的钢铁堡垒。2016年,新山海源集团获批成立党支部,成为陕西省最早开展非公企业党建的人力资源企业;2017年,集团公司党支部被确立为西安市碑林区国税局“纳税人党校”驻地;2018年,集团公司党支部获评“三星级党支部”,同年9月,集团“西安矩时代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党支部”与“西安市人力资源行业协会党支部”获批成立,由此确立了“基础建设步调一致,工作内容各有侧重,点面结合深化创新,互动联动共谋提升”的三支部党建原则,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党建和文化建设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径。
追求社会价值弘扬公益文化
在李元彬心中,对新山海源集团的定位是“做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企业,在社会公益方面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带领全员积极践行个人和企业的社会价值,培育浓厚的企业公益文化。
新山海源集团以光彩事业为载体,务实推进企业“人力资源特色精准扶贫”战略。多年来累计捐款捐物近千万元。2018年,作为发起企业之一,参与陕西省各界爱心济困协会的组建,并首批捐款50万元;受陕西省政协委托,牵头开展“陕西省中草药种植精准扶贫试点项目”可行性调研;联合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人社民政局、西安市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人社局等部门,举办多场精准扶贫专场招聘会,有效解决了数百名贫困人员的就业问题;企业近年来开展就业困难群体公益培训1000余场次,累计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2万余人;企业荣获“扶贫帮困先进单位”称号。
同时聚焦失业人员服务开展专项理论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落地应用。新山海源集团创造性提出“政府+行业平台+行业优秀企业”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模型,参与政府中核集团蓝天铀业僵尸企业改制员工分流安置服务,为260余名待分流员工提供精准就业。新山海源集团承担并高质量完成了西安市科协决策咨询课题《基于众包模式下的西安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创业资源整合研究》(课题编号201601),成为西安市首例非公企业承担政府决策项目,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入选由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主编的人力资源行业权威蓝皮书《中国人力资源市场分析报告(2018)》,部分研究成果已落地实施。
多年来,新山海源集团公益性捐助累计近千万元。在李元彬的影响下,广大员工也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社会公益,目前公司员工已全员注册志愿者。大爱文化赋予了企业高度的文化活力,助力企业阔步迈向更好的未来。
在李元彬看来,“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不仅仅是让社会看到,更重要的是要让员工感受到。在企业内部,李元彬设立了“困难员工子女助学基金”,个人每年出资10万元,对企业的困难员工,特别是在企业从业多年的家庭困难劳务派遣工子女提供助学资助,高中生每人每年1000元,高考中榜者每人一次性资助2000元,大学本科期间每学年资助1000元,已累计发放困难补助超过50万元;在集团工会设立“员工关爱帮扶基金”,首次投入50万元,用于员工直系亲属大病救助及员工子女教育资助;公司还成立妇女委员会,多次举办“关爱女职工”活动,切实帮助女职工解决工作、生活困难。“做企业、做企业家不能只赚钱,要做‘有责任,有担当’的良心企业,在实现企业经济价值的同时,最大限度实现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价值。”李元彬这样说道。
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李元彬依然在带领着新山海源集团奋勇向前。对于未来,李元彬自然不会没有自己的规划与布局,但当问及未来新山海源集团将走向何方,李元彬说:“先把手头该做的事做好,既要脚踏实地,还要仰望天空。”也许这才是一个企业家对于未来最好的规划。
《各界导报》2019年07月03日 第4366期 第4版
编辑: 陈晶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