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拐杖走出的致富路 ——洛南县古城镇残疾人闫康社脱贫记

2018-11-22 08:46:45  来源:各界导报  


[摘要]“康社,快给我来10斤白萝卜、10斤大白菜,要给娃们做烩菜吃呢”!在学校食堂管伙食的老张自行车还没停稳,就着急地冲着菜集上刚出摊的闫康社喊。...

  □何勇 廖娟 记者 王斌

  “康社,快给我来10斤白萝卜、10斤大白菜,要给娃们做烩菜吃呢”!在学校食堂管伙食的老张自行车还没停稳,就着急地冲着菜集上刚出摊的闫康社喊。

  “康社,给我称上2斤油麦菜,你这菜脆脆的好吃”,王大婶一边笑眯眯地说着,一边挑起了菜。

  这个生意红火的菜摊主人名叫闫康社,是洛南县古城镇王村东头组蔬菜种植大户,每天清晨,他便早早地和妻子一起拉着蔬菜到古城街道卖。只是他是一个拄着拐杖的残疾人,长时间地站立、弯腰、来回走动,对他来讲都是极端困难的事。

  现年48岁的闫康社,曾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泥瓦工。几年前在周边村子帮人建房时,不慎从脚手架上跌落,摔断了右腿股骨头,手术花去了5万多元。正值壮年的他落下了残疾,不得不拄根拐杖艰难行走,一家人的生活从此陷入了窘迫之中。看着瘦弱的妻子,想着正在读高中的儿子,作为家中的顶梁柱,闫康社心里是焦虑万分,以后的日子可咋过呀?

  为了重拾生活的希望,更为了儿子能继续安心读书,在村干部和乡亲们的鼓励和帮助下,生性要强的他,带着妻子承包了村里的一座蔬菜大棚,种起了大棚菜。因为刚刚起步,缺乏经验,夫妻俩起早贪黑辛苦经营了一年,到头来也只收入了3000多元,根本不够维持他们一家的正常生活。

  正在这时,全县对各镇农村贫困人口开展排查摸底,闫康社家被纳为贫困户。成了贫困户就意味着一家人的最低生活有了保障,妻子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可闫康社却对妻子说:“我们跟别人一样都有一双手。如今把咱家列为贫困户,这恩情咱要记着。可这样咱家人咋能抬起头来?儿子将来要找对象,哪家闺女愿嫁给贫困户的儿子啊!咱俩从今年起铆足了劲干,我就不信两三年内摘不掉贫困户牌牌。”

  说到就要做到。闫康社夫妇不等、不靠,在村扶贫工作队和包村干部的扶持下,争取到了5000元的残疾人创业扶持资金,扩大产业规模,承包了村上4个蔬菜大棚。在里面栽上早熟西红柿、黄瓜,种上了茄子和辣椒。每天按时浇水、查看棚内温度和湿度,打药防虫、除杂草……两个人天天守在大棚里,就像看管自家孩子一样。

  三个多月过去了,棚里的蔬菜挂果、成熟了。夫妻俩凌晨3点多起床,摘下新鲜的西红柿和水嫩的黄瓜到街道去卖。因为价格合理,为人热情,一辆三轮车的蔬菜多半天就销售一空。

  时间长了,好多当地的菜贩就上门将刚出棚的蔬菜全部批发收走,转运到西安等地。一年下来,两三茬蔬菜收入,少说也有3万多元。

  收入翻了番,家里也有了变化。现如今,闫康社在他家原有的平房顶上又加盖了一层,还硬化了院落,修建了漂亮的楼门,舒心安稳的好日子叫街坊邻里羡慕不已。更为可喜的是,在2017年的高考中,儿子闫鑫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西安交通大学,夫妻俩干活的劲头就更足了。

  骨子里透着倔强气息的闫康社,凭着顽强的毅力,靠着坚韧的拐杖和勤劳的双手,摆脱了贫困的禁锢,奋斗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也让周围更多贫困户树立起脱贫的信心:残疾人都可以自强自立勤劳致富,正常人还有什么理由甘居人后!

编辑: 罗亚秀

相关热词: 蔬菜大棚 贫困户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