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的一个初春,我和单位的同事出差去宁波、杭州等地,并抽空游览了杭州西湖。回单位时,顺路回了一趟江阴农村的老家,在家住了一夜,给父母讲述了杭州西湖的美景,并说有机会一定带父母去西湖游玩。...
原来,让老爸开心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可由于种种原因,我陪伴老爸的时间实在太少了。我在自责的同时暗自承诺: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节,每个双休日都要陪老爸放风筝...
春鸟啼鸣,有客来访,母亲就到竹园里挖一些竹笋回来,轻轻用指尖剥去层层笋衣,只见笋肉清新水灵、洁白光润,纤纤如玉葱。母亲拿出好不容易攒下的鸡蛋,做一盘春笋炒鸡蛋,脆嫩鲜美,味道极好...
后来,我每次回家都会去一趟从前的村子。那里早已是一片农田,沿着小路指引,还能依稀找到当初村头杂货店的位置...
和煦的阳光洒满整个树冠,满树的榆钱绿中带黄,晶莹剔透,满树招摇...
“借问瘟君何处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这是毛主席《七律二首·送瘟神》里的诗句。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了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的消息,毛主席看后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写下了这组激动人心的诗篇。...
“二月二,剃龙头,剃出一年好兆头”。正月十五已过,转眼便又到了农历二月二“剃龙头”的日子。...
春暖花开时节,正是吃野菜的时候。野韭、水芹、芦芽、马头兰、香椿……各种各样的野菜,让餐桌活色生香,让味蕾春潮涌动!...
我把这种情况跟做老年人工作的朋友说了,他笑笑说:“很多老人都这样,他们感到自己老了,不受重视了,被人遗忘了,所以迫切需要认同感。他们用这种方式来求取别人的肯定。不过这也没什么不好,说明老人善于发现自己和生活中的闪光点,他们放大这些闪光点,对自己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暗示。”...
今天母亲打来电话,说昨夜下了一场春雨,很大很及时,还说一大早大家都忙着去麦地撒化肥了。有了这场春雨和肥料,今年的麦子一定会长得好,应该又是一个丰收年...
这些年,我在省城打拼,而后安家落户,母亲总是在不同的季节托人捎些家乡土特产来。...
吃完元宵,皓月当空,家长会把一年里留下来的废旧刷把和笤帚,拿出来交给孩子。...
农历正月十五晚上去别人家地里“偷菜”,俗称“偷青”,相传可以偷来一年的好运,这是我们这里的一种民俗...
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那些满溢着年气的年画,在我的记忆中依旧那么喜庆;那些卖年画的岁月,仍然让我十分怀念……...
春晚陪伴我们30多年了。这些年,逝去的是时光,留下的是记忆;逝去的是青春,留下的是故事...
那天我们吃到了从来没有吃过的红薯土豆这些馅料的饺子,如同父亲所说,真的是一顿难忘的“饺子宴”。...
甩灯是乡间元宵节三天晚上,大孩子们玩的一种灯火。...
不辱使命70载“:秦岭之子”汪锋二三事...
书家王雪樵归位于民国书法大家之列,无论家族使命还是文化担当,武广韬都是无愧于祖先的。他屡屡遗憾自己学养不够,“未继书统,愧为子孙”,其实他是在民主自由的现代文明路径上,继承了祖父的精神传统。...
儿时,一进腊月,日子是掰着手指头数着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