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旋律——《黄河大合唱》

2022-12-12 09:08:24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朋友,每当这激昂的旋律响起,我相信每一位中华儿女都会热血沸腾。这就是八十多年前诞生在延安这片红色热土上的《黄河大合唱》。...

  □ 高建菊 叶延萍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朋友,每当这激昂的旋律响起,我相信每一位中华儿女都会热血沸腾。这就是八十多年前诞生在延安这片红色热土上的《黄河大合唱》。

  说起这首歌,它是在“九一八”的枪声和卢沟桥的炮声中催生的。词曲的创作者光未然、冼星海是两位热血沸腾的爱国青年。

  1935年,冼星海结束了在法国的留学生涯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1938年3月4日,他偶然间读到了一篇题为《抗战中的延安》的报道,感到非常振奋,随后便义无反顾地奔赴延安。

  此前,光未然为躲避国民党宪兵的追捕,转移到上海工作。在上海抗日救亡歌咏大会上,与冼星海相识并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黄河大合唱》的诞生,源于1939年两人的再次相逢。那是1939年1月,行军途中的光未然坠马骨折,就近送往延安和平医院治疗。冼星海得知消息后火速前去探望,在病房里,两颗炙热的心再次碰撞,“再来一次厉害的合作吧!”两人就这样约定了。

  5天5夜,400多行长诗《黄河吟》被光未然一气呵成,那字里行间歌尽了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6天6夜,在延安一孔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创作,把黄河儿女的不屈不挠,通过串串音符流淌成旷世旋律!

  1939年5月11日,在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一周年音乐会上,冼星海穿军装、打绑腿、扎皮带,以昂扬的斗志指挥《黄河大合唱》。箭在弦,歌在喉,台上100多位青年激情高唱!那深沉的音符,痛诉着民族的苦难和侵略者的暴行;那雄浑的乐曲,歌颂着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那高亢的歌声,迸发出中华儿女战斗的觉醒!毛泽东感动得连声说:“好!好!好!”周恩来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黄河大合唱》一经在延安唱响,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汹涌澎湃。那激昂的旋律,是对侵略者的控诉,无数中华儿女正是唱着这首歌,奔赴到抗战的洪流中来的。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

  八十多年前,黄河咆哮,发出了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最强音!八十多年后,黄河大合唱早已穿越了时间和空间,成为了凝聚华夏子孙、增强民族自信的动力所在。2007年,《黄河颂》搭载“嫦娥一号”成功飞天,那磅礴的旋律又响彻在宇宙苍穹。

  《黄河大合唱》从历史深处走来,一直响彻在神州大地。它的旋律慷慨激昂,每当奏响,先辈们浴血奋战的画面直抵心房!每当唱响,英雄们奔赴战场的怒吼总萦绕在耳旁。延安作为这首民族史诗的唱响地,真诚邀请您到满目翠绿的黄河岸边,看波澜壮阔的奔腾黄河,听当代延安儿女高歌猛进的黄河大合唱!

  (作者单位:高建菊,延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叶延萍,延安市宝塔区档案馆)

编辑: 吴佳蕊

相关热词: 《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