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是孩子内心力量的根基,而父母的语言是滋养这根基最直接的‘肥料’这句话对我印象深刻,老师的讲座,我很受教益”。10月10日,参加完镇安县政协家庭教育指导委员工作室在镇安县金台书院开展的《做有温度的父母,让家成为终身充电站》主题讲座,永乐街道办的居民刘娟高兴地说。
这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吸引了来自全县510名家长专注聆听,认真记录,线上达4832人,这是镇安县开展“父母学堂”的一个缩影。
镇安县以实施家庭教育“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创新开展“父母学堂”家教公益讲座志愿服务活动,2022年3月开展以来,全县各地已累计举办父母学堂181期,线上线下吸引了21.9万人(次)参加。
为了推广“父母学堂”活动,并吸引广大家长参与,镇安县确立了“搭建平台、成立组织、招募人员”这一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镇安县政协率先搭建起家庭教育指导委员工作室这一重要平台,政协委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代表翁芳带头成立金台书院家庭教育促进会,并建立委员工作室等公益服务阵地。在政协委员的带动下,各方爱心力量聚集,一大批教育精英、公益志愿者纷纷加入家促会,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家庭教育生态网络,奏响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乐章。
目前,全县的家庭教育志愿服务行动如火如荼,先后有25名委员化身家庭教育的“传播者”,45名教师担任家庭教育“指导员”,61名社会人士成为坚实的“志愿者”。为做强做优“父母学堂”志愿服务品牌,每期活动开展前由志愿讲师团开展专题研讨,针对当前“家庭教育”面临的难点问题、父母关注的焦点问题、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确定每期的宣讲主题,明确专人精心准备课程,确保每堂课程都生动有效。近四年来,先后邀请了全国著名心理教育家宋馨主讲《阳光心理教育》、知名教育专家郭青主讲《与手机,一场不得不说的战争》、镇安县正高级教师阮侠主讲《我们如何做家长》、镇安县律师狄传珍主讲《如何正确地和孩子沟通交流》等30多个专题,有效提升了授课质量和活动效果。
镇安县“父母学堂”不仅开办在县金台书院的教室里,而且巡回延伸开班到了全县15个镇(街道)、村(社区),既让城里的父母和孩子享受教育服务,又让居住在大山深处的父母和孩子分享了公益教育阳光。10月9日,在镇安县柴坪镇政协联络组邀请了县第二幼儿园教师毛萍专门作了题为《父母转型,孩子蜕变——恰如其分的家庭语言艺术》的讲座。听课人群中既有三四十岁的中青年父母,也有六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在两个多小时的讲课中,大家聚精会神,认真听讲。毛萍老师通过播放小视频、与家长互动等多种方式,把深刻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赢得了大家一致好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教育好父母。尤其我们山区县,许多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孩子交由爷爷奶奶来管,教育好孩子应该从点滴做起,启发引导孩子的语言艺术也很重要”。毛萍老师依据自己20多年的教学经验,给家长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毛老师的讲课让我明白了许多,给孩子当好榜样,应该从家长的一言一行做起,多给孩子鼓励,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才能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空间”。柴坪镇建国村家长宋秀英深有感触地说,“粗暴的语言,或一味对孩子溺爱、打骂,只会适得其反”。
近四年来,镇安县“父母学堂”走进了达仁中学、月西小学等20多所学校,先后在县第二小学、第三小学建立了家庭庭教育指导中心,创建省市家庭教育示范基地3个,打造县级示范基地23个,在全县实现了“父母学堂”家庭教育全覆盖。同时,随着“父母学堂”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家长和孩子们不仅能享受到公益教育培训,还能在活动中得到资助和关爱。自2023年以来,县政协携手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相关单位,带动政协委员等社会各界人士在“父母学堂”活动之余开展了“重教兴学”活动82场次,奖励、资助了2158名优秀学子和困难学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镇安县“父母学堂”公益讲座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以来,在促进了家庭教育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先后有236人(次)获“模范家庭”“重教之家”“家庭教育优秀教师”等表彰奖励,镇安县“父母学堂”入选2025年陕西省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通讯员 陈世宏 辛恒卫)
编辑: 吴佳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