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紫薇残障家庭 春风化雨为民解忧——记高新区细柳街道紫薇田园都市社区专委桑卫宏
作者:米玲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能够深入到残障家庭,与他们进行心连心的交流和帮扶,我真正体会到了社区服务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小家的安康和稳定,才会有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相信:在紫薇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影响下,一定会有咱们团结、温暖、和谐的大家庭。”紫薇社区专委桑卫宏如是说。
社区概况:拥有西安地区最大的紫薇社区
“夏日寻芳信步时,紫薇蝶影恋花枝”,紫薇田园都市位于西安市高新区,是整个西安市数一数二的大型社区,占地面积超120万多平方米,拥有A、B、C、D、E、H、G、J、K和别墅区F,共有10个小区14700多户,流动人口和固定人口将近10万人,每年的流动人口变化也有近万人左右,是一个宜居环境非常理想的综合性社区。
在这里居住和生活的残障人士也相应较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户口本身就在这里,属于买房定居的居民;另一类是因孩子上学、上班租住在这里,父母前来投靠子女,他们本身是残障人员,原来并不属于社区的服务对象。从前年开始,残联为了帮助这些具有外地的残疾证,但人却在异地生活的残疾人员,特别是地区比较偏远的,为了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尽量不让他们为了一张残疾证两头跑,对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开办了异地服务,把他们也纳入到社区的统一服务之中。
在紫薇社区,残疾的类型还是相对较多的,主要有:①视力障碍。②听力障碍。③语言障碍。④肢体功能障碍(包括上、下肢以及偏瘫、全瘫)。这里有轻有重,比如有的人即使断了个手指头,但也都是属于肢体残疾。⑤精神类障碍。这些人员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但他的问题多出自大脑,所以大部分人会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⑥智力障碍。这一类孩子相对较多,主要由于怀孕期间或遗传造成大脑受损。有些孩子基本没有生活自理能力,有的出现语言,肢体、智力等各方面障碍,更需要康复进行改善。⑦多重障碍。比如又聋又哑,肢体也出现问题,同时还伴有听力下降,甚至精神上也不太正常,因此属于多重障碍。按照残疾的程度整体划分为一二级重度残疾和三四级轻度残疾。在紫薇田园都市,这几种类型的残疾几乎全都占据,人员分布和家庭状况都十分复杂,如何开展好社区的残联工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紫薇文化广场
亲身经历:自己淋过的雨,更希望能够为他人撑伞
每次接听电话,社区专委桑卫宏总能熟练地叫出对方的姓名,亲切地聊上一两句家常,并告知如何办理手续。他详细说清准确步骤,仔细叮嘱要出具的证件,使残障人员和家属心存感激。
对于桑卫宏来说,这些都已经习以为常,但在当初都是一步步从实践中来。还记得2019年,当时桑卫宏正遭受重创,刚刚恢复不到一年,他向社区递交了办理残疾证的材料。社区的领导在交谈过程中,了解到他之前从事的是计算机行业,又刚好是来紫薇社区办理残疾证的第20名人员,当即就跟他商量,希望他能把社区残联工作的担子承担下来。当时桑卫宏很吃惊,心想,“我都已经成了残废,还能做这项工作吗?”他心里十分忐忑。按照国家政策,当社区里满20名以上的残疾人员,就需要专门组建一个“残疾人联系对象”进行服务。社区领导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他能挑起这份重担。
自己真的能为社区干好这项工作吗?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桑卫宏开始上网查询,了解社区的有关残疾人情况。当看到紫薇社区的情况介绍时,他就深深震撼了,一方面是对自己在拥有西安市最大的综合型社区工作生活而感到自豪,能够为紫薇社区残疾人的事业办些实事、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而心潮澎湃;另一方面也对自己所面对的困境而心存疑虑,没有把握。社区领导鼓励他先试试看。他就开始慢慢接手尝试了。刚开始是家人帮他跑跑腿,有个大事小情的,他来负责接打电话;后来开始熟悉整个流程;再后来他推着轮椅,和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各部门打交道。也就在这一过程中,他开始深入接触并热爱上这项工作,特别是当残疾人家庭表达出充满感激的话语时,桑卫宏心中的欣慰无以言表,自己真的能为社区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能为社区每一个残障家庭带来一束光芒。社区领导、同事都非常看好他,多方给予支持、鼓励和帮助,这更加坚定了他加入社区残联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高新区细柳街道紫薇社区综合服务站
热心帮扶:我是个闲不住的人,总想找点事儿来干
在桑卫宏看来,“残疾就像是人生了一场病,只是每个人因情况不同,有的是感冒,有的是癌症,只要治疗得当,努力康复,我们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战争。”每当家属在办理残疾证手续时,心里多少会带着点抵触的情绪,这时桑卫宏就会停下手头的工作,和他轻言细语地交流。当对方得知他也是二级重度残疾时,都会由惊愕变成同情,再到敬佩,感受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信任,仿佛心中一道阴霾被吹散,更愿意敞开心扉,最后总会让对方沟通顺畅、满意而归。
接触的残疾人多了,桑卫宏开始向大家普及康复的知识,他深知让残疾人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就主动与兰博社区医院、康仁泽医院、国际医学中心、脑科医院等进行联系,帮助大家签订“家庭医生”;他还及时为大家公布社区的活动和安排,做好上情下达,为大家答疑解惑。每当残疾人员及家属前来办理残疾证和护理补贴的时候,都对他报以非常大的期望,而这份信任就是对他最大的回报。
让桑卫宏感触颇多的是:
其一,是一位家在紫薇A区的孩子。孩子当时正在上初中,中考要测体育达标成绩,但他们因身体状况无法达标。家长就来找桑卫宏,说明特殊情况,要办理残疾证。桑卫宏克服自身不便,特事特办,和他们一道跑上跑下,从社区到医院,从医疗鉴定中心再到高新区残联,一步都不敢耽误,结果一出来就马不停蹄的拿到学校,但是学校很遗憾孩子享受不了免考的政策,因为中考体育成绩有严格的规定,“必须达到残疾等级三级才能享受中考免考”的规定。家长都急疯了,如果不达标就上不了高中,最后桑卫宏紧急跟医院联系,又把所有的病例,包括在北京做的手术、所有资料汇总后全部拿来,经过医院的统一会诊,评定为三级残疾并在最后一刻递交上去,孩子终于可以免于参加中考体育测试,家长对此万分感激。
其二,这是居住在紫薇D区的残障老人,老家在渭南,到了西安以后随子女生活了多年。当老人前来咨询时,顾虑到老家还有很多政策可以享受,就留下了联系方式暂时未能办理。过了一年后他又主动提出要过来办证,因为老人发现在这里什么都可以享受得上,特别在康复锻炼上西安要比渭南好得多,因此主动提供信息,希望能在这里享受到更好的待遇,桑卫宏为老人一一安排,又仔细叮嘱需带的证件,期间又多次拨打老人的电话,圆满完成了残疾证的办理。
这样的事比比皆是,家属专程送来致谢的锦旗,表达万分的感谢,每当这时桑卫宏都会婉言谢绝,对他来说,“这就是我分内的工作,我有义务帮助大家实现一些完成不了的事情,只要大家满意,我就满足了。”
美好夙愿:共建和谐温暖的大家庭
从2019年到2024年,短短五年时间,紫薇社区残联工作就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每一位残疾家庭状况的摸排调研到成立“家庭医生”帮扶计划;从办理残疾证到发放护理补贴,一一列入标准化系统进行跟踪服务。通过不断摸排和宣传普及,建立健全了残疾人的联系档案,紫薇社区的残疾人队伍也从最初的20人发展到80余人。桑卫宏还专门建立了“紫薇人之家”的朋友圈,与大家建立互动,做好残联工作的上情下达,并及时发布一些残疾人就业信息。他以自身带动大家,鼓励残疾人朋友要融入到社会之中,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在桑卫宏心目中一直有着许多美好夙愿,他希望“一是要广泛关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二是希望通过社区工作,让大家更有信心,有能力地生活;三是早日成就紫薇社区和谐温暖的大家庭”,正如他所作的那首《8月再见,9月你好》诗中所写的:
“9月你好/愿你的每一天/都如这秋日的阳光/温暖而充实/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流淌,/留下属于我们的美好的回忆……”这就是一位为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奔波、不断奉献的辛勤工作者的真实写照。
编辑: 意杨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