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昌民:中医发展在做精做细做亮

2018-06-14 11:03:01  来源:各界导报  


[摘要]12岁能配中医方子,16岁开始临床,今年60岁的丁昌民可以称得上是一名“老中医”了。“人人都会变老,老中医也太多了,但是疗效究竟怎么样,还是要听听患者评价和社会口碑。”采访中,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丁家祖传中医传人、韩城市政协委员丁昌民说。...

  □记者 唐冰 通讯员 王明

  12岁能配中医方子,16岁开始临床,今年60岁的丁昌民可以称得上是一名“老中医”了。“人人都会变老,老中医也太多了,但是疗效究竟怎么样,还是要听听患者评价和社会口碑。”采访中,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丁家祖传中医传人、韩城市政协委员丁昌民说。

  从医近40年,在自家小小诊所里,丁昌民接待了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从小受中医文化熏陶,跟着祖父、父亲学习中医,我热衷研究中医文化,也立志要把丁家中医好好地传承发扬下去。”丁昌民说,中医作为中华民族四大国粹之一,有其独特的传承价值,应该被更多人所了解。

  作为丁家中医第五代传承人,这些年来,丁昌民一直在做一件事,那就是把丁家中医真正“做精、做细、做亮”。在他所擅长的中医儿科、内科和妇科领域,不乏收治成功的疑难病例。而在韩城当地,丁昌民也被大家称为“韩城中医第一人”。

  “张大嘴、看舌苔;看脸色、听声息。”在丁昌民的诊所里,经常会有这样的场景。“总有人说,到了我这个年纪,早就应该有一家医院了,但我不这么认为。”丁昌民说,中医不在于做大、做强,而在于做精、做细、做亮,要有自己的亮点和特色。“比如谁家里的小孩生病了,首先想到要到我这来,这就值了。”

  2015年,丁家中医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该名录内唯一一个中医内科非物质文化遗产。“丁家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而在当今社会,要想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就必须以传统中医学为基础,结合现代医疗手段和器械。”在丁昌民看来,中医文化是哲学和自然学的有机合成,与人类、自然发展息息相关。“在遵循自然的基础上,调节人体机能,避免疾病发生,就如同我们的社会需要抓治安治理一样,都是在防患于未然。”丁昌民说。

  今年是丁昌民作为市政协委员履职的第七个年头,这些年来,为了更好地为韩城中医药文化发展献计出力,丁昌民曾前往全国各地进行调研。他说,以韩城为例,如今面临的尴尬现状是,许多医院挂名为中医院,但却仅仅局限于针灸和推拿,甚至“名存实亡”,挂中医看西医,致使“中医诊所”徒有虚名。此外,中医诊所门面的面积都比较小,发展和传承受到限制。

  丁昌民希望,政府能够建立中医大师保护制度,对祖传中医传承人进行挂牌统计,并推荐申报省级名老中医。“对他们的工作、传承和发展进行支持和保护,不区分对待。可将其中具有代表性、表现优异、成绩突出的个体中医给予培养扶持和发展。同时,重点培养、打造一批在人民群众中有口碑、有信誉、疗效好、知名度高的祖传中医品牌诊室,并在政策上和业务上给予倾斜和帮助。”

编辑: 罗亚秀

相关热词: 老中医 丁昌民 委员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