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康市汉滨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强大法宝作用,着力促进“五大关系”和谐,贡献汉滨统战力量。
围绕“三个抓实”,着力促进政党关系和谐。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抓实政党协商工作,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大事项、重点工作,制定区委年度政党协商计划,适时召开政党协商通报会,听取各民主党派区委会、区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意见建议,建立政党协商意见建议办理反馈机制,办理意见建议30余条,有力提升了多党合作制度效能。抓实“直通车”制度,围绕全区确定的年度重点任务,结合各民主党派界别特点和自身优势,支持他们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民主监督,以报告或建议的形式直接向区委、区政府提出意见建议15份,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抓实社会服务基地。为找准多党合作所长与中心大局所需的结合点,探索建立社会服务基地,实现四个民主党派区委会社会服务基地全覆盖,形成了社会服务基地输出式、输入式、双向式“三种模式”,开展各类社会服务80余场次,社会服务更加规范有序。
围绕“三个注重”,着力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注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为抓手,汉滨区东关小学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汉滨区鼓楼社区再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汉滨区鼓楼社区党委书记马英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注重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在少数民族相对聚居的老城街道,依托“五一”、端午、国庆等重要节点,举办“美味回坊”“美味老城”等非遗美食文化活动,提升老城东关夜市经济,改造南正大街、静宁南街、静宁北街,新建便民市场,创办社区工厂,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重尊重民族风俗文化,重视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话端午习俗”等文艺联欢、茶话座谈等联谊活动,运用涂料粉刷、手工写绘等方式美化鼓楼街区背街小巷,引导市民打卡拍照,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围绕“三个坚持”,着力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坚持依法规范管理宗教事务,引导宗教界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与教规的关系,着力加强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夯实宗教工作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落实宗教工作“六个管好”要求,规范开展“四进”宗教活动场所。坚持促进宗教界履行社会责任,支持他们投身赈灾救助、济困帮扶等社会公益慈善事业,鼓励他们在巩固衔接、城市创建等中心工作中贡献力量,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围绕“三个持续”,着力促进阶层关系和谐。坚持尊重信任、团结引导、组织起来、发挥作用的思路,持续抓好政治引领,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支持他们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领域作出示范引领,在促发展、稳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优势作用,近年来他们孵化创业项目30余个,参与社会活动80余次,贡献了新阶力量。持续建好创新基地。按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六有”标准和“一基地一特色”原则,积极抓好基地培育建设工作,目前已培育实践创新基地12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4个。持续育好新联品牌。围绕共画“同心圆”、凝聚“新力量”等“六大品牌”活动,探索建立“统战部+新联会+基地+新阶层人士”联系新模式,汉滨区新联会工作连续两年在全省作交流发言,汉滨区委统战部、区新联会分别荣获全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优秀组织单位”和“实践创新联谊组织”。
围绕“三个依托”,着力促进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积极做好港澳台及海外统战工作,聚力做好侨界代表人士工作,依托侨联“侨胞之家”,汉滨区侨联“侨胞之家”荣获全国侨联系统“侨胞之家”典型选树单位,培育打造“侨胞之家”优质定点服务单位10家,开展为侨服务1000余人次,着力维护侨益、服务侨企、联系侨胞,汉滨区侨联“侨心书苑”项目获中国侨联审批。依托走访联谊交友,注重以文化交流、经贸合作为纽带,适时开展走访联谊活动,宣传涉侨政策、讲好汉滨故事,持续抓好华侨华人、华裔新生代的团结引领工作。依托招商推介活动,加强线上沟通交流,“山乡花开·秦巴有约”2024 两岸新媒体乡村振兴直播活动走进汉滨,汉滨创业青年代表参加“青春筑梦 创享两岸”陕台青年创业“云”分享交流会;邀请重点台商、台企了解汉滨、投资汉滨,助力汉滨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系汉滨区委统战部副部长 李金涛)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