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记者 韩璋 樊星)11月20日,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大荔县专场发布,大荔县委副书记、县长杜鑫就大荔县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杜鑫表示,“十四五”期间,大荔县紧密围绕“大美大荔共同富裕”核心目标,坚定不移推动农业兴县、工业强县“双轮驱动”,锚定“一线一园一区一谷”主攻方向,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质效提升、稳步推进。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3.14亿元,年均增长6.2%,增速持续高于省市平均水平;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增速跃居全市第三,工业“短板”加速转化为“潜力板”;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1%,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7亿元、年均增长11.7%,发展“造血”能力持续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84亿元,增速居全市前列,消费市场活力全面迸发。大荔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逐步破除传统产业路径依赖,构建起“农业筑基、工业补强、服务业提质”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优化为31:16:53,实现了从单一农业县向多元产业县的转型。农业兴县的成色更足,统筹推进“粮果菜畜渔”5大产业,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为抓手,大力推动以冬枣为代表的“1110086”地标产品协同发展。“大荔冬枣”纳入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品牌价值达到72.94亿元,连续三年保持中国果品品牌十强,冬枣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大关,远销20多个海外市场,亿元村增至20个,成为名副其实的县域经济支柱;中垦华山牧场建成省内单体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现代奶牛养殖基地,成功入选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全省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工业强县的突破更快,聚焦“工业倍增”目标,构建以食品工业为优势,精细化工、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为主导,装备制造为重点培育的工业体系,海泰新材料、同州蔚隆等行业骨干企业落地生根,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2%,新增规上企业29户;经开区分子工业产业基地通过省级化工园区认定,获评省级特色专业园区、省级绿色园区、省级化工片区。商贸文旅的活力更强,“天下粮仓”农耕体验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获评国家级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县。累计完成进出口贸易5.03亿元,吸引投资428.57亿元。改革创新动能更足,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局长进大厅、首席走流程”,推行“容缺+承诺制”审批,“最多跑一次”事项达93.09%、网办率86.58%,获评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民营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翻番。秦创原农创谷科技创新中心、创业孵化中心建成投用,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32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大荔七月黄”柿子项目获省林业科技一等奖,入选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基地。
社会事业稳步推进,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大荔县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目标,既解民生之忧,又激改革之效,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5.64%、8.2%,农村收入增速跑赢城镇。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06万人,创业担保贷款精准投放,就业创业工作获省政府通报表彰。投资6.33亿元改善教育设施,建成学校8所,新增学位14640个,中高考、“双减”工作居全市第一方阵。创新“4+3+N”医共体机制,县医院纳入三级管理、中医医院纳入全省首批县级三级中医医院管理,“行走的医院”项目落地生根,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96%,群众“看病难”有效缓解。建成5所区域养老服务中心、34所农村互助幸福院,智慧养老平台投用,养老保障更贴心。
下一步,大荔县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大美大荔共同富裕”奋斗目标,以更足的干劲、更实的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区域发展大局作出大荔贡献。
编辑: 意杨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