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记者 韩璋 樊星)2025年11月13日,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华阴市专场。华阴市委副书记、市长孟渭川在会上介绍,五年来,华阴市锚定“国际山水旅游名市、与华相宜人文福地”目标,深耕“文旅立市、产业强市、生态美市”战略,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硕果满枝,绘就了一幅山清水秀、民富城兴的壮美画卷。

经济实力稳步跃升,发展根基愈发坚实。预计“十四五”末,华阴市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85亿元,年均增长3%;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攀升至4.6万元和1.8万元,民生福祉持续厚植。农业领域,成功创建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郑麦1860品种创下全省高产纪录,让沃野良田结出“金穗子”;工业板块,罗敷工业园区升级为省级经开区,新能源项目累计发电量达7亿千瓦时,绿色转型步伐坚实;231个市级重点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其中华山冰雪世界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彻底打破冬季旅游“淡季魔咒”,实现全年旅游热度不减。
文旅融合焕发新机,山水人文交相辉映。华山景区创新推出“一票游两日”政策,智慧化升级让入园等待时间缩短30%,成功跻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100强”,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体育赛事、康养旅游、乡村民宿等多元业态蓬勃兴起,20余场各类赛事成功举办,“清心温泉”年均接待超10万人次,为游客带来全场景休闲体验。非遗文化持续活化,华阴老腔在双泉村等传统村落落地传承基地,2000余名学生接受培训,让古老艺术后继有人;魏长城遗址公园入选国家黄河文化公园名录,让历史文脉绵延不息。凭借这份底蕴与活力,华阴市蝉联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成功跻身“中国文化百强县”。
城乡品质持续升级,宜居画卷徐徐展开。城市更新蹄疾步稳,老旧小区改造惠及4000余户居民,10条城市道路新建改造完成,20余万平方米新增绿地与口袋公园相映成趣,让市民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乡村振兴成效斐然,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5个、“千万工程”示范村6个,3个传统村落得到精心呵护,华阴甜柿等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持续提升,乡村既有“颜值”更有“内涵”。如今的华阴,森林覆盖率达33.84%,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每年越冬的候鸟数量逐年攀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生动呈现。
改革创新赋能发展,民生保障温暖人心。华阴市持续深化改革,行政许可网办率高达98%,新增市场主体1万余户,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4家,发展活力充分迸发;中欧班列“渭西欧”华阴专列常态化运行,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民生保障精准有力,120个教育项目落地见效,新建中小学3所、幼儿园8所,新增学位7020个,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国家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市;医疗医联体覆盖城乡,25个养老服务中心构建起“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让群众就医、养老更省心。五年来,累计城镇新增就业2.18万人,基本社保覆盖率超98%,荣获全省“平安铜鼎”称号,让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实在在。
孟渭川表示,站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划的关键节点,华阴市将继续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乘势而上、砥砺前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华阴新篇章。
编辑: 意杨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