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产”攀上高端价值链——陕西特色现代农业的跃迁之路

2025-10-24 11:39:20  来源:陕西农村报  


[摘要]在陕西,一场围绕“链”的深刻变革,正悄然重塑这片土地上的农业基因。从“大而不强”到“全链赋能”,从“传统生产”到“价值跃升”……全产业链建设,已成为陕西破解现代农业发展瓶颈的关键落子。即将于10月25日召开的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成为展示全产业链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10月15日,从高空俯瞰,陕西王掌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苹果种植基地郁郁葱葱。 陕西农村报记者 赖雅芬摄

  在陕西,一场围绕“链”的深刻变革,正悄然重塑这片土地上的农业基因。从“大而不强”到“全链赋能”,从“传统生产”到“价值跃升”……全产业链建设,已成为陕西破解现代农业发展瓶颈的关键落子。即将于10月25日召开的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成为展示全产业链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这几年,陕西以链为脉,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农业生产走向“高精尖”:花椒不再只是调味料,还成为生物农药;苹果不再是寻常美味,还装入航天员的太空餐盘……一条贯穿种植、加工、科研、品牌、销售的全产业链,正将田间地头与舌尖消费紧密相连,让“土特产”攀上高端价值链。

  强龙头 补链条

  从“小散乱”到“一体化”

  10月15日,洛川县槐柏镇洼里村,果农路红珍开着自走式果园作业平台穿梭在果园中。“现在的果园都是标准化作业,和过去完全两个样。”站在作业平台上,路红珍手一伸就能够着树梢的果子,笑着说,“以前修剪、采摘得爬上爬下,费劲得很。如今,树高控制在3米内,果园机械化率超过70%,效率和安全都有了保障。”

  现代农业的科技化步伐,远不止于种植端的革新,更延伸至采后的精深处理环节。

  在陕西王掌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智能分选车间,每秒72张照片捕捉,依据糖度、色泽、大小、瑕疵等20多项指标自动分级——一条百米长的绿萌8.0智能选果线正高速运转。“好果卖高价,次果做加工,一点不浪费。”公司总经理王超说,“这几年,我们每年都会参加农高会。希望借助这个国家级平台,让洛川苹果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从一家一户的零散栽种,到如今贯通育种、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格局,洛川苹果产业走过的路,正是陕西苹果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近年来,陕西以全产业链建设为抓手,推动苹果产业从“小散乱”走向“一体化”。目前,全省苹果产业链产值突破1400亿元,果业增加值在一产增加值中的占比超过29%。

  树品牌 闯市场

  从“土特产”到“陕西牌”

  在以“小木耳大产业”闻名的商洛市,以链式思维抓产业已成为共识。

  “家门口建了香菇厂。农闲时,我去打工挣点零花钱,美得很。”在丹凤县花瓶子镇苏河村,村民李书霞一边麻利地收拾菌包,一边说,“手机一点就能监控温度湿度,现在种香菇非常智能。”在她身后,100座智能温控菇房整齐排列、菇香四溢。

  这个由陕西金时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香菇基地,正在上演从“土特产”到“陕西牌”的精彩蝶变。作为陕西食用菌全产业链建设的链主企业,公司创新推出“龙头企业+产业基地+集体经济+庭院经济”模式,不仅自种500万袋香菇,还带动农户种植了640万袋。

  “我们在为农高会准备最新的菌类深加工产品。”公司董事长沙建军说,“农高会是展示陕西农产品品牌的重要平台,希望借助这个平台让更多‘陕西牌’农产品走向全国。”

  据了解,第32届杨凌农高会将继续设立“特色现代农业展”,重点展示全省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三产融合等方面取得的新成效,还将举办“中国好苹果大赛”“特色农业品牌展”等系列活动,助力“土特产”升级为闪耀的陕西“金名片”。

  陕西农业正在链上突围,向新而行。围绕苹果、猕猴桃、畜禽肉类、乳制品、蔬菜、食用菌、中药材、茶叶8条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陕西正以工业思维重塑农业,以链式思维激活产业。本届农高会上,这些产业链建设的最新成果将集中亮相,为全国各地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陕西方案”,让更多农产品跨越山河、惊艳世界。

  陕西农村报记者 赖雅芬 黄敏

编辑: 穆小蕊

相关热词: 农业 跃迁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