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在绿丰源种植农场分拣冬枣(资料照片)。
距离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启幕越来越近,张全喜的备展节奏也愈发紧凑。
10月21日,大荔县新禧冬枣专业合作社车间里,理事长张全喜挨个查看冬枣的大小、色泽,并反复核对包装样式。为把大荔冬枣更好地呈现给客商,他下足了功夫。
“南荔枝,北冬枣,百果王。”大荔县冬枣种植面积42万亩,托起大荔县“中国冬枣第一县”的盛名。全国每三颗冬枣,就有一颗来自陕西大荔。
在大荔,一颗冬枣串联起一条综合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链,带动加工、运输、电商等上下游产业蓬勃发展。多元产业聚集、转型、升级,不断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20个亿元村
盐碱地里种出“金果子”
10月18日,大荔县安仁镇伏坡村,连绵起伏的冬枣设施大棚连片成海。工厂车间深加工、网络直播人气旺……处处涌动着丰收的繁忙与喜悦,更藏着冬枣产业增值、群众增收的“甜蜜密码”。
作为大荔冬枣核心产区,安仁镇冬枣种植面积超10万亩,产业升级、增值成效显著。伏坡村是该镇冬枣种植村中的佼佼者:从最初露天零散种植到现代化设施连片发展,这颗“金果子”让村庄蝶变为远近闻名的亿元村,让农户实现从种枣谋生到靠枣致富的跨越。
2010年,秦天琪满怀热忱回到家乡种植冬枣,如今已经成为村里的冬枣种植大户、产业发展带头人。
“以前总觉得种地凭经验就够了,那次农高会可让我长了见识。操作手机即可精准调控棚内环境,比凭经验管理靠谱多了。”回忆起2014年在农高会的见闻,秦天琪感慨。
2015年,秦天琪引入智能环境监测仪等现代化设备,动动手指就能调控棚内温度、开关风口。“冬枣住进全自动空调房,一个人就能轻松管理30亩地。”秦天琪说。
今年,村民李虎的8亩钢架棉被棚冬枣和3亩温室大棚冬枣给他带来40多万元的收入。“我种植的冬枣最贵的卖到560元1公斤。”李虎说。
如今,在伏坡村,家家户户都是冬枣种植户,1800多亩冬枣地,95%实现了设施化种植,目前冬枣产业年产值过亿元。
今年,大荔冬枣总产量77万吨,总产值约102亿元。在大荔,像伏坡村这样冬枣产值过亿元的村有20个,大荔冬枣给农民带来的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以上,冬枣树成为大荔县兴产富民的“摇钱树”。
AI机器人采摘仅8秒
智慧农业助品质效益双升
“有了科技助力,冬枣采摘更高效。”提及AI冬枣采摘机器人,大荔县绿丰源种植农场负责人王宁连连称赞。
这个通过智能算法分辨果实成熟度,8秒完成采摘的特殊“采摘工人”将在农高会上以视频形式亮相。
“这台AI冬枣采摘机器人是我们今年引入的,目前还在测试。它在高温环境下对成熟果实的识别准确率达92%,每日采摘量相当于5名工人的采摘量。”王宁说。
大荔冬枣背后的科学智慧远不止于此。
有着“冬枣妈妈”之称的大荔县红枣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周爱英,几十年来,带领团队搭建起一套“从田间到云端”的智慧种植体系,让大荔冬枣的品质节节攀升。
“我们建成的‘5G+冬枣数据中心’,科技元素贯穿种植全过程。”周爱英介绍,中心部署的田间物联网传感器可实时采集土壤墒情、空气温湿度及光照强度数据,实现“一株一策”精准管理;配套的空气能温控系统能精准调控环境温差,为冬枣营造优生条件,从源头保障果实品质;采用的绿色防控技术,将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60%;数字化追溯体系覆盖生产全环节,让每颗冬枣的生长过程均可查询。
在周爱英看来,冬枣产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良种培育的“源头创新”。经过多年攻关,她带领团队研发出鲜食枣新品种“冬枣820”。该品种凭借管理简单、成熟早、品质高等优势,在大荔县大面积推广。同样表现突出的“大荔冬枣2号”,已通过省级审定,价格较普通冬枣高出15%至20%。
此外,大荔县推动冬枣产业向深加工、文旅领域延伸。脆冬枣、枣花蜜等10余种深加工产品相继推出,产业链条不断拉长、附加值持续提升。
品牌声名远扬
国际市场愈发火热
如今,大荔冬枣知名度愈来愈高,不仅畅销北京、上海、长沙等地,还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这阵子和几名外国客商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接下来得好好细化合作方案。”10月16日,冬枣销售虽已接近尾声,但张全喜还是闲不下来,忙着为冬枣“出海”做准备。
“海外邀约”对张全喜来说早已不是新鲜事。多年来,他带着大荔冬枣参加各类国际展会,与海外客商洽谈合作,让冬枣飘香国外。
这几天,越南客商保罗就和张全喜签订了120吨冬枣订单。
筑牢品质根基、挖掘文化内涵、擦亮品牌形象,每一步都在为冬枣走得更远积蓄力量。
在今年的农高会上,大荔县将组织以大荔冬枣为核心的各种特色农产品参展,大荔鲜食冬枣、冬枣酒、冬枣醋位列其中。
从黄河畔扎稳根基、结出甜果,到漂洋过海、甜遍四方,一颗大荔冬枣的甜蜜足迹,映射出陕西农产品发展的强劲势头:水果网络零售额全国第一,苹果、猕猴桃、茶叶等千余种绿色农产品、65个入选“国家队”的果业区域公用品牌以及突破158亿元的富硒产业链,共同夯实了这份“甜四海”的底气与实力。
文/图陕西农村报记者 方腾
编辑: 穆小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