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区尚属首次发现 长安曹家堡村考古发掘出战国镂空蟠螭纹铜镜

2024-01-30 00:38:49  来源:西安新闻网  


[摘要]西安长安曹家堡村考古发掘项目用地中的古代文化遗存时间跨度大,文化面貌丰富,是近年来西安南郊地区重要的考古发现...

  1月28日,记者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获悉,西安长安曹家堡村考古发掘项目用地中的古代文化遗存时间跨度大,文化面貌丰富,是近年来西安南郊地区重要的考古发现。截止到目前,发掘墓葬共计1088座,墓葬年代为春秋至汉唐时期,集中在东周、秦汉时期。其中,战国墓葬中发现有镂空蟠螭纹铜镜,形制极为罕见,在西安地区尚属首次发现。

  镂空蟠螭复合纹铜镜

  据介绍,西安长安曹家堡村考古发掘项目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樱花二路以北,西部大道以南,书香路以东,子午大道以西,项目用地面积134396.01平方米。2022年8月至11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该项目进行了文物勘探工作及遗迹测绘工作,共发现2823座古代遗迹。2023年3月至今,对该项目用地开始进行考古发掘与研究。此外,发现了车马殉葬坑10余座,发掘马坑1座,车马坑1座;在项目用地中部,还发现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古河道。

  项目出土的遗物丰富,为研究该地区的古人生产生活,提供了新材料。

  战国墓葬中出土的液体,经实验室检测,可能含有醇类物质,将西安地区酒类遗存发现提至战国时期。

出土纸质经文墓葬

  汉墓中出土完整的木梳,也为近年来西安地区出土较为完整的有机质文物之一;墓中出土的谷物遗存,为研究汉代西安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材料。

出土液体的铜壶

  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一个铜盒,内含一卷纸质经文、一个铜像,其中纸质经文为近年来国内在墓葬中出土的最完整的纸质文书。根据释读文字,推测经文可能为《佛说摩利⽀天救护身命经》,铜像为摩利支天像。摩利支天主要为密宗所传,这部经文的发现,实证了唐代玄宗时期以后,密宗已经在西安地区广为流传,对中国佛教史、佛经流传史等研究意义重⼤。

出土的木梳

  该项目用地中发现的车马坑,也为西安地区近年来的重要考古发现。此次发现的车马坑,从形制来看,与陕西宝鸡凤翔孙家南头墓地、甘肃礼县圆顶山墓地的车马坑相同,为秦人的车马坑,对研究秦人车马殉葬习俗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车马坑中出土的漆皮彩绘,也为西安地区车马坑中的重要发现,对研究该时期的髹漆工艺,有着重要的价值。

车马坑车马器

壁龛殉人墓葬

  同时,项目出土的秦墓规模之大,等级之高,在西安地区过去发现的秦墓中实属罕见。其中发现了25座以上竖穴土坑墓中带壁龛殉人或二层台上殉人的墓葬,特别是2座出土五鼎四簋的墓葬,可能为秦大夫级贵族墓葬。经过初步研究,此类墓葬的发现,将西安南郊地区的秦墓时间提前至春秋中期。该墓地的秦墓形制丰富,延续时间之长,对于研究秦武公的“初县杜”后,西安南郊地区的秦人生产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记者 张潇 图/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供图)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曹家堡村 考古 发掘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