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听说做这个手术要在肚子开大约20厘米的大口子,恢复得躺半个月,没想到现在几个‘钥匙孔’就搞定,术后第二天我就能下地走路了!”日前,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普通外科阴继凯副教授团队借助第四代达芬奇Xi机器人手术系统,为一名患者成功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出血不到50毫升,患者术后10天便顺利出院。这场“科技+医术”的结合,不仅标志着唐都医院肝胆胰脾专业迈入机器人手术新时代,更让腹部复杂手术变得更精准、更安全、恢复得更快。
提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不少外科医生都称它是腹部外科手术的“珠穆朗玛峰”——要切除胰头、十二指肠、胆囊等多个器官,还要重新缝合胰肠、胆肠、胃肠的消化通道,每一步都像在“刀尖上跳舞”。
以前做传统开腹手术,得在肚子上划开15到20厘米的大切口,不仅出血多、术后疼得厉害,还容易出现胰瘘、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往往要躺两周以上才能出院。而这次帮患者“闯关”的达芬奇Xi机器人,就像给医生装上了“千里眼”和“稳准手”,把复杂的手术变成了“微创精细活”。
阴继凯介绍,达芬奇Xi机器人的“独门秘籍”有三点。
首先是高清3D视野,比人眼看得更细。传统手术俯视角度远,小血管、神经容易看不清;普通腹腔镜是2D画面,没立体感。但机器人的3D镜头能放大细小结构,连1-2毫米的小动脉都能精准识别,游离胰腺时不会误碰出血,缝合胰肠吻合口时,能清清楚楚看到胰管开口,大大降低胰瘘风险。其次是机械臂超稳,比人手更灵活。医生坐在控制台前操作操控杆,机械臂有7个自由度,能在肚子里“转弯绕圈”,还能过滤掉99%的手部震颤,比如缝合胆管时力道刚好,不会过紧或过松,避免吻合口漏液。最后是微创切口,创伤小恢复快,只需在腹部打4-5个0.5厘米到1厘米的“钥匙孔”,不用切开腹壁肌肉,术后出血少、疼痛轻,患者当天就能翻身,第2天就能下床,3-5天就能吃饭,出院时间比传统手术缩短一半。
更难得的是,这次手术不仅切除了肿瘤,还清扫了25枚淋巴结,为后续治疗打下基础。
“机器人不是取代医生,而是让医生更强大。”阴继凯说,医院普通外科用腹腔镜做肝胆胰手术已有近20年经验,从2016年开始探索机器人手术,如今熟练掌握“人机配合”,能把高风险巨创手术变成常规微创手术。
(首席记者 马相)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