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文艳
今年西安市两会期间,随着《西安市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公布,新一年“西安账本”新鲜出炉。
2024年过去了,西安政府收入有多少?花了多少?取得了哪些成效?2025年又打算把钱用在哪些“刀刃”上?一起来翻阅这份“西安账本”吧!
202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千亿大关
2024年全市经济回升向好,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重点支出保障扎实有力,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2.37亿元,增长5.3%,副省级城市排名提升至第10位。
——抢抓机遇争取上级资金1286.42亿元,增长21%,特别是成功争取7个国家级新增试点,可获得中央支持资金21.1亿元。
——市本级压减一般性支出2.1亿元,收回低效无效资金40.3亿元,统筹用于重点领域和项目。
——全年下达“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相关资金765.36亿元,支持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发展、城市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取得实效。
2024年民生支出保障更加有力
202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61.74亿元,着力保障“三保”以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
筑牢兜实“三保”底线——全市“三保”支出625.9亿元。
教育体系更加健全——全年教育支出266.62亿元,积极服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文化服务更加方便——筹集资金5.48亿元,保障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市人民体育场改造提升、红旗铁路公园、市图书馆等项目顺利建成开放。
群众生活更有保障——社会保障和就业领域支出204.01亿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196元提高到216元,扎实落实就业优先、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养老服务等政策。
公卫体系更加完善——加大医疗保险基金监管,防范化解运行风险,全年卫生健康支出133.39亿元,支持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2024年,市级财政支出都用在了哪些方面?从具体数额来看,教育、城乡社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位列前三。
——教育支出130.88亿元,占比13.1%,增长7.5%。
——城乡社区支出113.93亿元,占比11.4%,增长4%。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2.02亿元,占比9.2%,增长5.7%。
2025年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翻阅报告可以发现,一边是“政府要过紧日子”,一边是民生支出逐年增长,数里行间折射着政策力度和民生温度。
●2025年政府“钱袋子”有多大?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032.45亿元,增长3%,可安排的一般公共预算财力共计1720.24亿元。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343.26亿元,增长10.6%,可安排的政府性基金预算财力1085.84亿元。
——2025年全市“三公”经费安排2.97亿元,较上年预算数下降6.9%。市级“三公”经费安排1.88亿元,较上年预算数下降3.6%。
●2025年财政资金重点用在哪些方面?
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卫生健康支出居于前列。
——教育支出126.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1.5%;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2.51亿元,占比11.2%;
——城乡社区支出104.14亿元,占比9.5%;
——卫生健康支出77.33亿元,占比7.1%;
——科学技术支出70.34亿元,占比6.4%;
——住房保障支出41.84亿元,占比3.8%;
●2025年财政主要工作都有哪些?
2025年我市财政工作将聚焦提振消费扩大投资、新质生产力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城市能级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用活用好“钱袋子”,赋能西安高质量发展。
——聚焦提振消费扩大投资,全方位激发内需潜力
——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聚焦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
——聚焦城市能级提升,支持提高城市建设治理水平
——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确保基层财政平稳运行。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