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群众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对西安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2025-03-27 07:15:49  来源:西安新闻网  


[摘要]西安市广大市民群众通过报纸、网络等各种渠道积极收听收看两会消息和报道,特别是新鲜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让大家对西安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连日来,西安市广大市民群众通过报纸、网络等各种渠道积极收听收看两会消息和报道,特别是新鲜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充满发展力度和民生温度,这份去年的“成绩单”和今年的“施工图”,让大家对西安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城市道路微改造精治理工程——

  让市民出行更多样更便捷

  “自从地铁8号线开通,每天上班一下子轻松了。早上能多睡半小时。”家住曲江新区的刘胜涛在高新区中大国际附近上班,他告诉记者,“自从家门口开通了8号线,从寒窑地铁站坐到省体育馆站,然后倒6号线,从甘家寨站出来就是单位了。差不多半个多小时,不用担心上下班高峰,比原来走绕城或其他线路都方便很多。”

  刘胜涛说,在他眼里,一个城市宜居与否,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出行是否便捷。“去年西安不仅开通了8号线,还有10号线、5号线一期东段和6号线一期南段。再加上中心城区南北轴线、二环路等108条城市道路智慧化改造,大大提高了城区通行效率。”刘胜涛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西安将继续开展城市道路微改造精治理工程,实施81条道路改造提升,打通8条断头路,新开和调整通学、通医等公交线路20条……“这些好消息让人很振奋,不仅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也让我们的出行方式更加多样化、更加便捷”。

  养老助老措施——

  让群众享受“家门口”的优质普惠公共服务

  家住莲湖区永安社区的陈非对记者说,自从70多岁的老父亲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就餐,自己中午不用再着急忙慌地赶回家给他做饭了。父亲说,照料中心的饭做得不错,价格也实惠,还能跟老伙计们聊天解闷,让她安心上班。

  陈非说,自己所在的社区老年人很多,现在辖区内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不仅提供就餐服务,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一下子解决了像她一样上班族的后顾之忧。社区除了养老服务,还有托育、助餐、家政等服务,通过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为家里的“一老一小”带来许多便利,让大家享受到家门口的优质普惠服务。

  陈非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去年,西安开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试点,建成三级养老服务设施90个。今年西安还要实施65个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区级公办示范养老院建设和运营,新建5个镇街养老服务中心、3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这些养老助老措施惠及万千家庭,让更多群体享受到‘家门口’的普惠优质公共服务,也让城市更有温度”。

  加装改造电梯1千部以上——

  让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西安今年要完成124个老旧小区微改造、微更新,加装改造电梯1千部以上……看到这些数据,一下子感觉走路都轻松了。”市民范田野对记者说。

  范田野说,今年过年的时候,她去延苑小区走亲戚,看到亲戚家的小区加装了电梯,当时就想什么时候自己家的老房子也能装上电梯。没想到,前几天楼长开始为装电梯征询大家意见,自己当时还有点不敢相信,这次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的事,心里一下踏实了。“要是一切顺利,今年就能坐上电梯了。以后上下楼,提个重物啥的,可轻松多了”。

  延续城市文脉——

  提升西安文化软实力

  “我特别关注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西安要以更大力度增强文化软实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强对城市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规划管控,建立大遗址保护和城市融合发展新模式,留住西安记忆,延续城市文脉……”市民李中伟说,看到这些内容很是振奋,作为一个老西安人,最想看到的就是西安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因为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识。希望西安能加快推进文旅融合,以文化软实力推动西安高质量发展。

  (记者 马昭)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西安两会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