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记者 王雅 记者 韩永国
秋日的索山村,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希望,一堂别开生面的“田间课堂”正在这里举行。来自礼泉县农业农村局的农业专家俯身花椒树下,手持枝条,为聚拢过来的村民细致地讲解花椒树秋季修枝、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农户们凝神聆听,不时提问;不远处的养殖场里,畜牧专家正与肉羊养殖户交流,并就饲料配比、秋季疫病防控等问题手把手进行指导,现场气氛热烈。
索山村是咸阳市政协长期结对帮扶的重点村。近年来,咸阳市政协多次组织委员深入调研,围绕花椒、肉羊等主导产业,持续开展技术培训、市场对接和设施帮扶,助力当地改善生产条件、拓宽销售渠道,一步步推动特色产业从小到大、由弱渐强,为乡村振兴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带着从田间地头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委员们与村干部、村民代表转场室内,围坐一堂,就索山村产业发展的挑战与长远规划进行座谈。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未来发展蓝图在不断碰撞中逐渐清晰起来。
市政协委员、陕西欣农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增刚率先发言,建议推动产业链大融合,贯通种植、加工、销售环节,提升产业抗风险能力和附加值。
高增刚委员关于产业链融合的建议,引发了大家的深入思考。市政协委员、礼泉县农业机械管理站副站长孙向军建议,针对不同消费群体需求,对农产品进行精细化加工处理,开发特色产品,以优质优价拓宽市场。
围绕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市政协常委、咸阳新阳光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利涛作出承诺,当场认购索山村价值6万元的农产品,以实实在在的订单帮助农户增收。
“订单帮扶之外,更需要稳定的销售渠道。”市政协委员、咸阳川渝商会会长梁卉表示,除了企业自身采购外,还将积极帮助农户对接大型社区、餐饮企业、超市以及学校等单位采购平台,建立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
“在打通销售渠道的同时,还要不断挖掘产品本身的价值。”市政协委员、咸阳市崇英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张崇英从产品角度出发,探讨能否将花椒梗与养生概念结合开发新产品。
“无论是新产品开发还是传统渠道拓展,都离不开新的营销方式的助力。”市政协委员、中国联通咸阳分公司党委书记范蓉聚焦数字赋能,建议组织开展电商直播、短视频拍摄等专项培训,帮助农户掌握线上推广技能,利用新媒介畅通销售渠道。
此次在索山村开展的“村企对接——助力农产品销售”活动,只是咸阳市政协2025年“委员活动日”委员履职“服务为民”系列活动的一个缩影。除了深入乡村开展产业帮扶,咸阳市政协还组织委员走进企业开展协商文化“五进”、读书分享、“智改数转”微协商活动;在校园开展文史资料进校园、履职分享和心理健康指导活动;赴旬邑县专题调研野生鸟类保护工作;在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学习宣讲活动;聚焦文旅融合举办主题读书活动;组织委员走访慰问“1+1”结对帮扶城市困难家庭,做实关爱帮扶。
此次“委员活动日”系列活动,是将履职触角向基层延伸、把委员责任与群众期盼紧密结合的生动实践,每一项活动都彰显了委员担当和政协温度。未来,咸阳市政协将继续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工作导向,推动委员履职更接地气、更惠民生、更富成效,真正把“服务为民”融入日常、做在经常,为咸阳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汇聚更多智慧、贡献更大力量。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