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2025欧亚经济论坛中国陆港与物流枢纽发展会议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本次会议以“港产融合 推动国际陆港高水平开放 科技创新 发展物流枢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政府机构、行业协会、陆港企业、高校智库以及哈萨克斯坦、蒙古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同探讨国际陆港与物流枢纽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机遇。
作为本次会议的“重头戏”,全球首个“中欧班列指数”正式启动。该指数由中国开发区协会陆港分会与中国经济信息社共同研发编制,旨在搭建连接亚欧市场的“信息桥梁”。该指数将通过聚焦中欧班列开行量、开行频次、货值增速等数据,量化展示陆港枢纽在通道辐射能力提升、产业联动效应等领域的成效。同时,通过为国内陆港企业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提升物流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并助力区域优化陆港布局,推动物流枢纽优势向产业集聚优势转化,培育“物流带贸易、贸易聚产业、产业兴城市”的良性发展生态。
“陆港云平台”在会上正式发布。平台通过整合陆港、物流企业、贸易货主以及运营主体等多方资源,实现陆港与陆港之间、陆港与海(内河)港之间、陆港与空港之间互联互通,让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单证流的畅通流动,突破“空间、时间、算力”的约束,打造以陆港为核心的陆港经济体。
在签约环节,西安国际港集团有限公司与吉尔吉斯斯坦国家铁路公司、蒙古国成吉思汗集团有限公司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枢纽功能联动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会议还举行了全国第二批A级陆港企业授牌仪式,共有22家陆港企业获评A级,其中西安国际港集团有限公司、徐州淮海国际陆港控股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陆港企业获评5A级。这些企业将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主题演讲环节,嘉宾分别围绕物流供应链生态重塑陆港物流组织的路径、新时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方向、高效的物流枢纽催生新经济业态等主题作分享,为陆港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借鉴。
本次会议旨在加快建设国际陆港“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体系,优化国际班列合作模式,深化中欧、中亚国家间的国际合作,共同推动中欧班列经济圈建设。根据会议安排,9月24日上午会议还将举行主旨发言、高端对话等环节,进一步汇聚行业智慧,推动中国陆港与物流枢纽建设迈上新台阶。
(记者 康乔娜)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