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商洛行】“纸上建议”变成惠及民生的“实景画卷”——洛南县政协以提案助推民生发展记事

2025-09-23 08:23:37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洛南县政协以提案为“纽带”,将委员智慧与群众需求、县域发展深度绑定,让一件件“纸上建议”变成了惠及民生的“实景画卷”...

  记者 闫智 寇静 王斌

  地处秦岭东段南麓的商洛市洛南县,既是山间沃土孕育的农业县,也是正在加速提质的宜居城。近年来,洛南县政协以提案为“纽带”,将委员智慧与群众需求、县域发展深度绑定,让一件件“纸上建议”变成了惠及民生的“实景画卷”。从城市里拔地而起的体育场馆,到田间地头丰产的“放心菜”,政协提案的落地轨迹里,藏着这座小城发展的“民生温度”与“产业力度”。

  从“盼”到“用”

  体育场馆圆了群众健身梦

  “现在带娃学游泳不用愁了,价格合适、离家近,篮球场也免费开放,环境也好。”9月16日,在洛南县城市体育运动中心,不少市民在游泳馆咨询游泳课,准备给孩子报名学习游泳。

  作为2024年洛南县10项重点民生工程之一,洛南县城市体育运动中心如今已成为服务10万群众的“运动乐园”。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政协委员的积极推动与不懈努力。

  在2024年洛南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洛南县政协委员王文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城市体育运动中心项目的建议》的提案。这份提案的形成并非凭空而来,是他多次深入社区倾听群众诉求、实地走访调研后的思考与总结。

  “孩子周末想打场篮球,要么去收费场馆花冤枉钱,要么在街头找块空地将就,这样的日子啥时候是个头?”2023年,王文在一次社区走访中,听到居民这样向他抱怨。

  王文对这句随口的吐槽十分上心。他利用周末时间,走访了洛南县城一些体育场所,发现整个县城仅有一家室内羽毛球场,还是营利性体育场所,不仅收费较高,年费近千元,还需要办理VIP年卡、提前预约等。

  “青少年消费能力低,要找到一块免费开放的公共运动场地很不容易。这导致一些青少年晚上和周末经常去网吧、酒吧、KTV等场所,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王文说。

  他建议,成立洛南县体育事业发展工作专班,负责做好全县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统筹全县体育事业等工作;坚持惠民开放“一馆一策”,制定开放方案和计划,推进分类开放,积极发挥全民健身主阵地作用;面向全县教育教学开放,用于日常教学、训练、比赛,承接校园大型活动及满足教职员工课余运动健身需求。

  这件提案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洛南县政协“大会预审、提案委复审、政协与政府督查办会审、主席会议终审”的“四审制度”,被列为当年10件重点提案之一。洛南县教育和体育局围绕提案内容多次与委员进行协商沟通。

  “我们不仅要盯着‘建起来’,更要盯着‘怎么用’。”洛南县政协提案委主任杨建灵说,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县政协联合县委、县政府组织部分委员到项目现场开展联合督办。

  “项目共占地253亩,主要有体育场、综合体育馆、青少年体能拓展训练中心、地下停车场和体育公园。”洛南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体育场已投入使用,游泳馆、篮球馆等部分场馆已对外开放,其余项目待路面和基础设施完善后,也将交付使用。

  如今,每到傍晚,体育场内跑步的市民络绎不绝,篮球场上满是青少年的身影。洛南县城市体育运动中心正逐渐成为连接新老城区的“体育地标”。

  从“种”到“销”

  “放心菜”撑起农户“钱袋子”

  走进洛南县刘涧社区放心菜示范园,不少种植户正忙着采摘蔬菜。

  “今年的蔬菜按保底价卖给公司,我还能多赚两成,这‘放心菜’真是我们的‘增收菜’!”种植户周刚说。

  种植户的这份踏实,源自洛南县政协的一件提案。

  2024年,洛南县政协委员张倩文在调研中发现,不少菜农面临种与卖的困境:散户由于种植缺技术、无标准,蔬菜品质参差不齐,要么被收购商压价,要么因农残超标滞销;而市民想买安全菜,却难辨优劣。

  “既要让菜农多赚钱,也要让市民吃得安心。”带着这样的思考,张倩文在今年洛南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推进我县“放心菜”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

  提案交办后,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年3月,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洛南康盛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作为“放心菜”产业的核心载体,公司在刘涧社区建成360亩放心菜示范园,打造了16个智慧化高标准温室大棚,还依托西北核桃物流园建成2800平方米分拣包装车间与仓储冷库;请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团队和本土专家,全程指导“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虫”,从育苗到采摘严守“0农残、0催熟”标准。

  为进一步发展“放心菜”产业,洛南县设立专项发展资金,对基地建设、技术培训、品牌创建实行以奖代补,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大户”模式,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洛南康胜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存锁介绍,目前公司构建了“礼盒+商超+供应链”销售模式,精品西红柿、贝贝南瓜等高端礼盒瞄准礼品市场,为西安部分连锁店供应小份精装蔬菜,实现“当日下单、次日冷链配送”,并与大型商场和超市合作,批量输送蔬菜,每批蔬菜都附带检测报告,市民扫码就能溯源。

  如今,“放心菜”项目的效益已逐步显现。“对遵循公司标准管理、产品检测合格的种植大户、农户,公司在补贴运费、包材的基础上,对产品实行统一收购,收购价格参照市场价格进行保底收购。”张存锁算起了增收账:种植户今年的蔬菜售价能比往年提高10%到20%,亩产收入能增加3000元至5000元。

  杨建灵说,提案不仅要办,还要办出实效。为推动提案落地,县政协组织委员深入种植基地、分拣车间视察,收集菜农反馈意见,倒逼项目优化。

  从菜农的“增收账”到市民的“安心餐”,这件政协提案正把“放心”二字厚植在洛南的山间沃土。截至今年9月,“放心菜”项目完成近60%,产业已带动8个乡镇200余户农户增收,“洛南放心菜”品牌在西安市场渐渐打响,每批次产品的检测报告更成了“放心名片”。

  机制“护航”

  让提案落地有声

  “提案不是‘一交了之’,得有机制盯着办、逼着落。”洛南县政协主席李江峰说。

  近年来,洛南县政协创新推行提案工作“八个清单”机制,从“清单式提出”到“清单式考核”,把提案全流程拆成具体任务,破解了“审查难、落实难、评价难”的问题。同时,建立“办前协商、办理协商、办后协商”制度,让委员与承办单位面对面沟通,避免“文来文往”的形式主义。

  每年5月至7月,县政协联合县委(政府)督查办制定方案,由县政协副主席带队,组织督查人员深入承办单位,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核查、电话调查等方式,对提案办理逐清单督查,填发督办单限期整改。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分别领衔督办年度10件重点提案,坚持“督重点、促全面”,深入了解办理进展,与承办单位协商解决问题,发挥重点提案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推动提案办理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

  数据见证实效。2024年,洛南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立案的97件提案全部办结,委员满意率达99%;2025年,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立案的94件提案,截至7月底全部办结,满意率达98.8%。这些提案,无论是关乎发展的“大事”,还是贴近民生的“小事”,都在机制护航下落地生根,成为推动洛南发展的重要力量。

  李江峰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探索,持续推进提案工作提质增效,进一步汇聚委员智慧,让更多“金点子”转化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让委员的“纸上建议”变成惠及民生的“实景画卷”。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政协提案 县域经济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