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群众“家门口”的幸福

2025-09-23 08:22:23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 9月16日,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开展“委员活动日”活动,组织委员围绕“健全和完善城市社区治理体系 筑牢社会稳定和谐基础”重点民主监督议题,深入西安社区一线开展补充调研,实地了解社区优化公共服务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情况。...

  9月16日,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织委员在西安市莲湖区桃园街道第一中心社区了解基层治理情况。

  9月16日,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开展“委员活动日”活动,组织委员围绕“健全和完善城市社区治理体系 筑牢社会稳定和谐基础”重点民主监督议题,深入西安社区一线开展补充调研,实地了解社区优化公共服务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情况。

  莲湖区桃园街道第一中心社区辐射7个社区,总面积1.39平方公里,区域内居民共2.4万余户、7万余人。这里曾经卫生脏乱、矛盾纠纷频发,如今已成为居民口中的“温馨家园”。是什么让这里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第一中心社区负责人周建玲给出了答案:“关键在于充分发动党员与群众的力量。”

  针对辖区退休老年人众多的特点,第一中心社区把满足老年人学习需求和提供志愿服务有机结合,在开设10门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创新以“志愿服务时长换取上课时间”的方式,引导学员自愿加入社区“萤火虫”巡逻志愿服务队、“指南针”文明引导志愿服务队等6支志愿者队伍,带动群众参与社区建设。

  省政协委员、西安邮电大学理学院院长冯锋认为,发动社区退休人员参与志愿服务这一模式,让人联想到传统乡村自治模式。传统乡土社会中,大家长、乡贤靠公信力化解矛盾,而第一中心社区居民多为西电集团职工,形成了“熟人社会”,这正是能有效发动退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关键,也为同类社区治理提供了借鉴。

  带着对第一中心社区治理经验的思考,委员们赶往下一站。

  “一老一小”牵动千万家庭。走进雁塔区小寨路街道崇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阵婴儿啼哭声传来,委员们被这充满生命力的声音所感染。社区党委书记侯燕平介绍,社区打造了“银铃课堂+幼小托育”党建服务品牌,建成了一个集党群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托育服务中心为一体的嵌入式服务综合体。目前,托育服务中心服务的幼儿群体中,年龄最小的仅四个月大。

  省政协委员、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测绘与检测学院院长张福荣有感而发:“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社区工作人员在服务‘一老一小’群体上所做出的巨大努力,让我深受触动。接下来,我要深入基层摸清群众需求,助力打造社区幸福圈。”

  当前,社区服务加速向品质升级优化转变,发生在碑林区张家村街道黄雁社区的真实故事引发委员们思考。

  几年前,黄雁社区居民李莉因意外导致双目几乎失明,父母双双患癌,孩子因投资失败欠下几百万元外债,重压之下她多次试图跳楼轻生。了解情况后,社区立即通过“融救联助”服务平台,链接医疗资源和护理员上门为老人提供诊疗服务,帮助打扫卫生,定期陪她去医院治疗眼睛,协调辖区党代表为她的儿子提供就业指导。

  社区党委书记杨潇介绍,黄雁社区以“五社联动”为核心驱动力,整合多方资源,联动30家社会组织、20家驻地单位及社会慈善资源,汇聚起9支志愿服务队、274名社工及志愿者的力量,为居民提供政策救助、养老照护、困境儿童帮扶等服务。

  “社区治理远比想象中更精细。”省政协委员、西安市殡仪馆中级殡仪服务员邓颐佳说,社区工作既要紧扣民生福祉,把服务做细做实,也要激活党员力量,带动群众共建共治。作为政协委员,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全力宣传好党的政策和各类惠民利民举措,加大调研力度,高质量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履行好委员职责。

  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汇聚群众智慧,委员们在调研中挖掘社区治理实践经验,为后续更好地建言献策、凝聚共识筑牢民意基础。

  (记者 张涵博 文/图)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社区 委员活动日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